登飞仙台

· 苏仲
轩辕遗迹几千秋,世故消沈万事休。 论道客归空白日,垂湖龙去不回头。 仙台有迹留今古,丹法无传已缪悠。 逐客偶来寻往事,青山无恙水长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轩辕(xuān yuán):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黄帝的名字。
  • 消沈:同“消沉”,指消逝,没落。
  • 论道:谈论治国之道。
  • 垂湖:“垂”有靠近之意,“湖”可能指湖水或某个与水相关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靠近湖水的地方。(此处“垂湖”的解释不太确定,需结合更多背景资料进行准确解读)
  • 缪悠:虚妄不实。

翻译

黄帝的遗迹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世间的事情消沉没落,一切都已结束。 谈论治国之道的客人归去后只留下空白的日子,靠近湖水的龙离去后再也没有回头。 登仙的台地有痕迹留存于古今,炼丹的方法没有流传下来已经是虚妄不实的了。 我这个被贬逐的人偶然来到这里追寻往昔的事情,青山没有变化,水依然长久地流淌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轩辕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世事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提到轩辕遗迹历经千秋,暗示着时间的漫长和历史的沧桑,而“世故消沈万事休”则进一步强调了世事的衰落和终结。接下来,“论道客归空白日,垂湖龙去不回头”通过对论道客的离去和龙的远去,表现出事物的消逝和不可挽回。“仙台有迹留今古,丹法无传已缪悠”则是对仙台遗迹和炼丹之法的描述,前者见证了历史的延续,后者则体现了某种失落和虚妄。最后,诗人以自己这个“逐客”的身份来到此地寻旧,看到青山依旧,水流长存,在一种淡淡的忧伤中又蕴含着对自然永恒的感触。整首诗意境苍凉,语言简洁,透露出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苏仲

苏仲,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