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偶成二首

· 苏葵
寒尽今朝春又来,天机原不费安排。 闲将彩胜谈遗事,更酌屠苏放老怀。 花为氤氲抽蓓蕾,草知消息到根荄。 方头未会乘时术,玄静谁疑是打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彩胜:即旛胜。唐宋风俗,每逢立春日,剪纸或绸作旛戴在头上或系在花下,以庆祝春日来临。
  • 屠苏:古代一种酒名,常在农历正月初一饮用。
  • 氤氲(yīn 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 蓓蕾(bèi lěi):指花骨朵儿,即将开放的花。
  • 根荄(gēn gāi):植物的根部。
  • 方头:指不合时宜,不通时势。
  • 乘时术:指迎合时势的方法或手段。
  • 玄静:道家思想中的一种境界,指深沉宁静。
  • 打乖:指装傻,装糊涂。

翻译

寒冷的冬天在今日结束,春天又到来了,大自然的规律原本就不需要刻意去安排。悠闲地谈论着过去关于彩胜的旧事,更举起屠苏酒来放松自己的心怀。花朵因为浓郁的气息而抽出了花骨朵,小草也知晓春天的消息,一直传到根部。我不懂得迎合时势的方法,深沉宁静的心境却被人怀疑是在装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日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诗的开头两句,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顺应,春天的到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接下来,诗人通过谈论彩胜遗事和饮用屠苏酒,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花为氤氲抽蓓蕾,草知消息到根荄”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花朵绽放,小草生长,充满了生机。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坚守内心宁静的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世俗观念的不在意。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写和自身心境的表达,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超脱。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