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星轺(yáo):古代称皇帝的使者为星使,星轺则为使者所乘的车。
- 建节:执持符节。古代使臣受命,必建节以为凭信。
- 南河:河南的古称。
- 嵩岭:嵩山。
- 横云:这里指嵩山的云雾缭绕。
- 洛水:黄河支流。
- 阙下:宫阙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
- 丝纶:《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后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旨,称为掌丝纶。
- 泽中鸿雁:喻指百姓。
- 兴歌:指百姓歌颂。
- 清霜:寒霜,此喻高洁的品格。
- 台威:指御史台的权威。
- 化雨:长养万物的时雨。比喻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教育。
- 圣泽:帝王的恩泽。
- 宵旰(gàn)虑:指帝王为国家事务而操心忧虑。
- 鸾掖(yè):宫殿边门。借指宫殿。
- 鸣珂: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因名。
翻译
使者乘车持节奔赴河南,嵩山的云雾缭绕,洛水的波涛翻涌。在宫阙之下亲自捧着诏书,恩泽中的百姓长久地歌颂。高洁的品格更增添了御史台的威严,如及时雨般的教化能够广泛地传播帝王的恩泽。此次前往希望能够缓解皇帝为国事的忧虑,等待归来时在宫殿中共同奏响玉饰的马铃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严嵩送别魏中丞去河南的作品。诗的首联描绘了魏中丞赴任的情景,以嵩山的云雾和洛水的波涛作为背景,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颔联写魏中丞在朝廷接受诏书,以及百姓对他的期待和歌颂,体现了他的责任和威望。颈联通过“清霜”象征魏中丞的高洁品格,“化雨”表现他的教化之功,进一步强调了他的使命和能力。尾联则表达了对魏中丞的期望,希望他能为国家排忧解难,待他归来时共享荣耀。整首诗气势恢宏,用典恰当,语言优美,既展现了送行的场景,又表达了对魏中丞的祝福和期望。
严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号介溪。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移疾归,结交名流,读书钤山十年,以诗文获盛名。还朝,进侍讲。世宗时累官为礼部尚书,以佞悦当上意,撰青词独能称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二十三年,代翟銮为首辅。累加至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太师。嵩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与子世蕃父子济恶,横行公卿间。构杀夏言、曾铣、张经等,治劾己者杨继盛等至死,引党羽赵文华、鄢懋卿等居要地,专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渐厌其横。四十一年,徐阶所亲御史邹应龙抗疏极论世蕃不法状,嵩因而罢官。后又因御史林润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职为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钤山堂集》。
► 1109篇诗文
严嵩的其他作品
- 《 中秋陈大参分司同杨太仆宴 》 —— [ 明 ] 严嵩
- 《 书事十三绝 》 —— [ 明 ] 严嵩
- 《 恭纪恩赐诗赐玲珑雕花玉带 》 —— [ 明 ] 严嵩
- 《 奉同温宫谕移疾寺居之作 》 —— [ 明 ] 严嵩
- 《 赠叶刑部 》 —— [ 明 ] 严嵩
- 《 叶工部本道自南都来话旧述情因有此作录似叶君并寄谢南都诸故旧 》 —— [ 明 ] 严嵩
- 《 往岁西泉子约予同游衡岳而予不果西泉子独游有诗见怀兹登上封因忆前韵和寄西泉子 》 —— [ 明 ] 严嵩
- 《 生日效长庆体是岁予窃禄留曹三载矣 》 —— [ 明 ] 严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