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

· 苏仲
偶寻仙迹共遨游,黄鹤仙郎去几秋。 山拥楼台空寂寞,天开人物几沈浮。 汉阳胜概横当面,荆岳鸿图据上流。 长笛一声何处起,片云飞度荻花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仙迹:指神仙的遗迹。
  • 遨游:漫游;游历。
  • 仙郎:在这里指仙人。
  • 几秋:表示时间,几个秋天,意即多少年。
  • 沈浮:同“沉浮”,本指在水面上出没,比喻盛衰、消长,这里指人物的兴衰变化。
  • 胜概:美景,美好的境界。
  • 鸿图:伟大的计划或谋略。
  • 荻花洲:生长荻草的水中小洲。荻(dí)

翻译

偶尔来探寻神仙的遗迹并一同游览,那黄鹤仙人离去已经多少年了。 山峦簇拥着楼台,显得空寂冷落,上天造就的人物又有多少兴衰变化。 汉阳的美景横在眼前,荆州、岳州的宏伟计划占据着长江上游。 不知从何处响起一声长笛,一片云朵飘飞渡过那长满荻草的小洲。

赏析

这首诗以登黄鹤楼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沉浮的感慨。诗的首联通过“偶寻仙迹”和“黄鹤仙郎去几秋”,表达了对仙人离去的追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颔联“山拥楼台空寂寞,天开人物几沈浮”,描绘了山峦环绕的楼台显得空寂,以及人生的兴衰无常,意境苍凉。颈联“汉阳胜概横当面,荆岳鸿图据上流”,则展现了汉阳的美景和荆岳的宏伟布局,体现了地理上的壮阔。尾联“长笛一声何处起,片云飞度荻花洲”,以长笛之声和飘动的云朵作结,增添了一种悠远的氛围。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感受。

苏仲

苏仲,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