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季年:晚年,末年。这里指明朝世宗皇帝朱厚熜在位的晚期。
- 听揽:听取和总揽。
- 群策:众人的计策。
- 忧勤:多指帝王或朝廷为国事而忧虑勤劳。
- 万机:指当政者处理的各种重要事务。
- 玉几:玉饰的小桌,这里借指皇帝的座位或皇位。
- 宵衣:天不亮就穿衣起身,旧时多用以称谀帝王勤劳政事。(“谀”音 yú)
翻译
在这皇帝在位的晚期,深切地期望国家能得到良好的治理,皇帝的德行如日光般光辉闪耀。 他听取和总揽众人的计策,为国家大事忧虑勤劳,总揽处理各种政务。 最令人伤心的是依靠着皇帝的座位,却再也见不到那天不亮就起身处理政事的情景了。 悲痛哭泣的朝陵使者,在秋晨祭奠行礼后回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严嵩谒泰陵时所作,表达了对皇帝的追思和感慨。诗的首联写皇帝在晚年仍期望国家得到良好治理,德行光辉,这是对皇帝的一种赞美。颔联描述皇帝听取众人计策,忧勤政事,处理各种政务,体现了皇帝的勤勉。颈联笔锋一转,通过“最伤”“那复见”表达了对往昔皇帝勤劳政事场景不再的悲伤之情。尾联则描写了朝陵使者悲痛哭泣,祭奠后归去的情景,进一步烘托出悲伤的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皇帝的赞美和对往昔的怀念,以及现在的悲伤,展现了严嵩复杂的情感。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皇帝过去的勤勉与现在的状况进行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