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吉父伍念父乡试二首

友声相唤出河津,伐桂丁丁向月轮。 大有少年那薄幸,姮娥须惜老成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河津:指黄河的渡口,这里比喻科举考试的场所。
  • 伐桂:古代神话中吴刚被罚在月宫伐桂树,这里比喻努力学习。
  • 丁丁:形容伐木的声音。
  • 月轮:指月亮。
  • 薄幸:轻薄,不深情。
  • 姮娥:即嫦娥,月宫中的仙女。
  • 老成人:指成熟稳重的人。

翻译

朋友们互相呼唤着前往科举考试的场所,就像吴刚在月宫中伐桂一样,努力不懈地向着月亮般的理想前进。那些年轻的学子们不应轻薄无情,嫦娥也应该珍惜那些成熟稳重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神话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鼓励和对科举考试的期待。诗中“伐桂丁丁向月轮”形象地描绘了学子们勤奋学习、追求理想的情景,而“姮娥须惜老成人”则寄寓了对成熟稳重品质的赞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科举考试的艰辛,也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汤显祖

汤显祖

明抚州府临川人,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早有文名,不应首辅张居正延揽,而四次落第。万历十一年进士。官南京太常博士,迁礼部主事。以疏劾大学士申时行,谪徐闻典史。后迁遂昌知县,不附权贵,被削职。归居玉茗堂,专心戏曲,卓然为大家。与早期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学、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有《紫钗记》(《紫箫记》改本)、《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另有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 ► 1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