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禁垣(jìn yuán):指皇宫的城墙,这里借指皇宫。
- 白战(bái zhàn):指激烈的辩论或讨论。
- 济时(jì shí):指拯救时局,治理国家。
- 凌烟阁(líng yān gé):古代供奉功臣的楼阁,这里指功名。
翻译
红烛高照,清酒满杯,这样的相聚岂是偶然,十年间我们共同聆听着皇宫的钟声。 豪迈的谈话激起阵阵风声,席间气氛热烈;激烈的辩论中,月光映照着松树。 应对事务,我羡慕你的才华如此充裕;治理国家,我自愧我的方法过于平庸。 人生能够适意就是福气,何必非要追求功名,登上凌烟阁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与同僚共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自谦。诗中“红烛清尊”与“禁垣钟”相映成趣,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庄严与雅致。后句以“豪谈”与“白战”形容讨论的热烈,月光与松树的映衬则增添了诗意的深远。结尾处,作者提出了人生适意即为福的观点,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体现了明代士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精神风貌。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黄仲昭的其他作品
- 《 甲午季冬雨雪连旬公余感触辄赋八绝 》 —— [ 明 ] 黄仲昭
- 《 立春日偶成 》 —— [ 明 ] 黄仲昭
- 《 往德安过东林寺读始祖唐御史公诗韵六首 》 —— [ 明 ] 黄仲昭
- 《 题林氏婿宜荣翠庭卷和杨大参韵二首 》 —— [ 明 ] 黄仲昭
- 《 题四景山水图为仙溪林廷宽赋 其二 夏景 》 —— [ 明 ] 黄仲昭
- 《 日暮西山即事 》 —— [ 明 ] 黄仲昭
- 《 鲤湖纪游十首和先辈龚司训韵 》 —— [ 明 ] 黄仲昭
- 《 重九同年戴大节诸君登台赋诗病中示次韵 》 —— [ 明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