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䆉稏(bà yà):一种稻谷。
- 蹲鸱(dūn chī):即芋头,因其形状类似蹲伏的鸱鸟而得名。
- 桑柘(sāng zhè):桑树和柘树,常用于养蚕。
- 杉篁(shān huáng):杉树和竹子。
- 尸祝(shī zhù):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翻译
在旅途中暂时停下批阅文书的工作,闲暇之余观察民风并赋诗一首。 白色的石头经过炼制成为灰烬,用来培育稻谷;青山在雨后被耕种,种下芋头。 烟雾缭绕的村庄中,桑树和柘树之间有小径相通;野外的店铺则由杉树和竹子保护着短篱。 听说昌黎地区还流传着韩愈的遗爱,千年之后,人们仍然在严密的祠堂中祭祀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黄仲昭在袁州道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白石炼灰、青山种芋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当地的农耕生活和自然风光。同时,通过提及桑柘、杉篁等植物,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乡村画卷。结尾处提及韩愈的遗爱和严祠,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人文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