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西望寄王子声

白露滴江城,江声绕秋至。 心赏不在兹,幽芳渺难寄。 木叶号蝉悲,水荇潜鳞戏。 日气淡芙蓉,云阴生薜荔。 栖栖王子情,默默楚人思。 未及湘累醒,且共蓬池醉。 遥松起暝色,虚竹惊寒吹。 物往年序迁,情存风景异。 樵歌归影迟,新月忽在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露:秋天的露水。
  • 心赏:内心的欣赏。
  • 幽芳:隐约的香气,这里比喻深远的思念或情感。
  • 渺难寄:难以传达。
  • 木叶:树叶。
  • 号蝉:鸣叫的蝉。
  • 水荇:一种水生植物。
  • 潜鳞:水中的鱼。
  • 日气:阳光的气息。
  • 芙蓉:荷花。
  • 云阴:云的阴影。
  • 薜荔(bì lì):一种植物,常绿藤本。
  •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
  • 湘累:指屈原,因其投湘江而死,故称。
  • 蓬池:地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 暝色(míng sè):暮色。
  • 年序:年岁。
  • 樵歌:樵夫的歌声。

翻译

秋天的露水滴落在江城之上,江水的声音随着秋意渐浓而到来。 内心的欣赏并不在此处,深远的思念难以传达。 树叶在风中呼啸,蝉鸣声中带着悲凉,水中的荇草下,鱼儿在嬉戏。 阳光渐渐淡去,荷花显得柔和,云的阴影在薜荔间生出。 忙碌不安的王子,心中充满了情感,默默的楚人,思绪万千。 还未及屈原那般清醒,暂且共同在蓬池边醉去。 遥远的松树在暮色中显得更加深沉,虚竹间突然传来寒风。 万物随着年岁的变迁而改变,情感依旧,但风景已异。 樵夫的歌声在归途中渐渐远去,新月忽然出现在地平线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江城的景色,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白露滴江城,江声绕秋至”以秋露和江声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秋日氛围。后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木叶号蝉悲,水荇潜鳞戏”等,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秋日的哀愁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诗的结尾“樵歌归影迟,新月忽在地”则以新月的出现,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汤显祖对自然和情感的细腻把握。

汤显祖

汤显祖

明抚州府临川人,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早有文名,不应首辅张居正延揽,而四次落第。万历十一年进士。官南京太常博士,迁礼部主事。以疏劾大学士申时行,谪徐闻典史。后迁遂昌知县,不附权贵,被削职。归居玉茗堂,专心戏曲,卓然为大家。与早期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学、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有《紫钗记》(《紫箫记》改本)、《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另有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 ► 1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