晖过太常博士宅

太常东署中,五年足栖集。 南风多爽昪,春梅未湫湿。 儿子此生成,琴书此敦习。 逼迫徙詹事,后者来何急。 出门别井灶,致词如欲泣。 临去几回首,向后恒过入。 昔作主人居,今向宾阶揖。 已悲题字灭,稍呀新堂葺。 触迹有思存,循年真怅悒。 旧隶犹瞻叩,比邻都问及。 坐深难可留,檐庭去犹立。 百年浑似此,前人互通执。 弱心诚自嗤,怀来非可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晖过:阳光照射。
  • 太常博士:古代官职名,负责宗庙礼仪。
  • 爽昪:明亮。
  • 湫湿:潮湿。
  • 敦习:勤奋学习。
  • 逼迫徙詹事:被迫迁移到詹事府。
  • 致词:说话。
  • 稍呀:稍微。
  • 触迹:接触到的事物。
  • 循年: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年一年。
  • 怅悒:忧郁。
  • 旧隶:旧时的仆人。
  • 比邻:邻居。
  • 檐庭:屋檐下的庭院。
  • 弱心:软弱的心。
  • 怀来:心中的思绪。
  • :收敛,停止。

翻译

阳光照射在太常博士的宅邸,我在这里居住了五年,足够安顿下来。南风带来明亮,春天的梅花还未被潮湿侵袭。我的儿子在这里成长,琴棋书画在这里勤奋学习。被迫迁移到詹事府,后来者来得如此急迫。出门告别了井灶,说话时仿佛要哭泣。临走时几次回头,离开后常常回来。曾经是这里的主人,现在却要向宾客行礼。已经悲伤地看到字迹消失,稍微惊讶于新堂的修缮。接触到的事物让人有所思索,随着时间的流逝,真是忧郁。旧时的仆人仍然被拜访,邻居也都问及。坐久了难以留下,离开庭院时仍然站立。百年间似乎都是这样,前人也是这样互相执手。软弱的心自己都觉得可笑,心中的思绪无法收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太常博士宅邸时的深情和不舍。通过对宅邸环境、儿子学习、被迫迁移等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诗中“已悲题字灭,稍呀新堂葺”等句,既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也反映了诗人对旧时光的留恋。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过往的无限怀念。

汤显祖

汤显祖

明抚州府临川人,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早有文名,不应首辅张居正延揽,而四次落第。万历十一年进士。官南京太常博士,迁礼部主事。以疏劾大学士申时行,谪徐闻典史。后迁遂昌知县,不附权贵,被削职。归居玉茗堂,专心戏曲,卓然为大家。与早期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学、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有《紫钗记》(《紫箫记》改本)、《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另有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 ► 1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