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西池望二仙桥

池上映秋光,登临爱夕阳。 镜中蒲柳色,衣上芰荷香。 听雨初留屐,当风一据床。 猗兰延客语,高菊以邻芳。 紫翠连山暝,晴阴隔水凉。 坐看人世小,仙驭白云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蒲柳:pú liǔ,指水边生长的柳树。
  • 芰荷:jì hé,指荷花。
  • 猗兰:yī lán,一种香草,这里指香气。
  • 高菊:gāo jú,指菊花。
  • 仙驭:xiān yù,指仙人驾驭的云车。

翻译

秋日里,我在西池边眺望,夕阳下的景色格外迷人。池水映照着秋光,我登上高处,沉醉于夕阳的余晖中。水边的柳树在镜面般的水中倒映,荷花香气扑鼻,仿佛穿在身上的衣裳也染上了这清香。

我留恋地听着雨声,初次留下足迹,当风吹过,我倚靠在床上。香气四溢的猗兰草,邀请客人低语,高洁的菊花与邻近的花草相映成趣。

紫翠色的山峦在暮色中连绵不断,晴朗与阴凉在水边交错,带来一丝凉意。我坐在这里,看着人世间的渺小,仙人驾驭的白云在远方飘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傍晚的西池景色,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和谐统一。诗中“蒲柳色”、“芰荷香”等词语,巧妙地以自然景物来比喻和象征,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同时,通过“听雨”、“当风”等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留恋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汤显祖

汤显祖

明抚州府临川人,初字义少,改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茧翁。早有文名,不应首辅张居正延揽,而四次落第。万历十一年进士。官南京太常博士,迁礼部主事。以疏劾大学士申时行,谪徐闻典史。后迁遂昌知县,不附权贵,被削职。归居玉茗堂,专心戏曲,卓然为大家。与早期东林党领袖顾宪成、高攀龙、邹元标及著名文人袁宏道、沈茂学、屠隆、徐渭、梅鼎祚等相友善。有《紫钗记》(《紫箫记》改本)、《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或《临川四梦》。另有诗文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 ► 1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