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平王同守原常治水底绩卷
注释
- 鲸波:巨浪。
- 飞蓬:随风飘动的蓬草,比喻事物变化无常。
- 冯夷宫:神话中的水神宫殿。
- 贰车:副车,此指副官。
- 昊穹:天空。
- 畚锸:挖运泥土的工具。
- 元戎:主帅。
- 巨楗:大木桩。
- 膏腴:肥沃的土地。
- 遮莫:尽管。
- 埭:堤坝。
- 召伯:古代贤臣。
- 苏公:苏轼,以治水著称。
- 瀛海郡:指作者的家乡。
- 忡忡:忧虑的样子。
- 斩地:指治理土地。
翻译
一夜之间,漳河的水决堤冲出,巨浪如鲸,伴随着雷鸣风啸。水流突然侵蚀了贾村口,连绵的堤坝像飞蓬一样被冲毁。城门紧闭,人们惊慌逃走,四周已成了水神的宫殿。副官王公既聪明又勇敢,他设法使舟车通行,拯救了溺水的人们。行人得以救出,免于成为鱼腹之食,公共仓库也得到了保护,保留了陈年的粮食。只有决口的水依旧汹涌,屡次堵塞屡次破坏,令民众忧愁不已。民众说必须副官亲自前往,上级官员的命令也急匆匆地到来。王公的决心直达天际,他单骑直奔漳河东岸。左手的畚箕,右手的锹,万众齐集,指挥如坐镇的主帅。首先疏浚泥土以减弱水势,再用大木桩深入奔腾的水流中。泥土黏合石头砌成坚固的堤坝,十里长的堤坝隐隐约约像晴天的彩虹。几年的泛滥一朝消除,眼前的景象似乎让大海都显得空旷。施工的顺序掌握在心中,旁观者只能束手无策。拉牛不过百步,射蛟不需要千钧之弓。跨越岸边的大桥再次绵延,环绕的岛屿上树木依旧青翠。肥沃的土地可以耕种六千顷,尽管官租令人忧虑,但也不必过于担心。田间的老人在马前合掌祈祷,村童在路上拍手歌唱。神龙庙下磨制巨石,太史官执笔记录下这成功的一刻。堤坝被称为召伯的专美,堤坝被称为苏公的长雄。我的家乡位于瀛海郡,北方的水患总是让人忧心忡忡。查阅地图和谱系,多是旧时的痕迹,坐视不管,谁肯亲自劳作。如果稍微花费一些疏浚和筑堤的工夫,就能将凶险之地变为丰收之地。站在风中,抚摸着书卷,三次叹息,这样的惠民政策怎能得到千千万万个王公,唉,这样的惠民政策怎能得到千千万万个王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广平王在漳河决堤时的英勇行为和治理水患的壮举。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紧凑的叙述,展现了王公智勇双全、果断行动的形象,以及他带领民众共同抗击水灾、重建家园的场景。诗中不仅赞颂了王公的功绩,也表达了对北方水患的深切忧虑和对有效治理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是对历史事件的记录,也是对英雄人物的颂歌。
程敏政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金陵十景分题其二为倪彦达赋钟阜晴云 》 —— [ 明 ] 程敏政
- 《 用前韵二首与宣溪 》 —— [ 明 ] 程敏政
- 《 南山赏梅与刘教谕孟纯黄训导伦暨汪思恭詹贵汪琳联句 》 —— [ 明 ] 程敏政
- 《 题红梅 》 —— [ 明 ] 程敏政
- 《 题画菊寿人母 》 —— [ 明 ] 程敏政
- 《 送陆顺之赴南京户部主事 》 —— [ 明 ] 程敏政
- 《 寄题婺源沙阳宗家二书院 》 —— [ 明 ] 程敏政
- 《 自断石与司训黄伦汝彝及亲契汪锭克成族孙乙汰万并载竹筏沿溪泛至流塘饮詹贵存中家道中联句五首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