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断石与司训黄伦汝彝及亲契汪锭克成族孙乙汰万并载竹筏沿溪泛至流塘饮詹贵存中家道中联句五首

一樽溪上作重阳,醉舞伊谁似我狂。 石面风来频正帽,崖前露滴细沾裳。 寻幽学士诗如画,借渡樵人筏胜航。 千古牛山堪一笑,登高何必叹流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ūn):古代的盛酒器具。
  • 重阳: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有登高、赏菊等习俗。
  • 醉舞:醉酒后的舞蹈。
  • 伊人:那个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石面:岩石的表面。
  • 寻幽:寻找幽静之处。
  • 学士:古代对文人的尊称。
  • 樵人:砍柴的人。
  • :用竹木编成的渡水工具。
  • :船。
  • 牛山:山名,这里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山,也可能泛指山。
  • 流光:流逝的光阴。

翻译

在溪边举杯庆祝重阳节,醉后起舞,谁能有我这般狂放。 岩石上风吹来,频频整理帽子,崖前的露水滴落,细细地沾湿了衣裳。 寻找幽静之处的学士,其诗如画,借渡的樵夫,竹筏胜过船只。 千古牛山,足以让人一笑,登高时何必感叹流逝的光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溪边饮酒作乐的情景,通过“醉舞”、“风来正帽”、“露滴沾裳”等细节,生动展现了作者的狂放不羁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寻幽学士诗如画”一句,既赞美了学士的诗才,又暗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结尾“千古牛山堪一笑,登高何必叹流光”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豁达态度,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人生观。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