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谢太守士元母

白箬山隐隐,白箬水沄沄。 一抔松下土,重是恭人坟。 恭人陈氏姬,长作谢家妇。 厌彼时俗妆,佐此东山父。 谢庭本馀庆,兰玉生何蕃。 中挺一枝秀,色映阶墀萱。 异产不凡材,国香动天子。 鼎食来黄堂,恩纶下丹扆。 方期冰雪操,晚共慈竹长。 那知显扬地,遽成草木场。 阃范多清风,人生一流电。 名附有道碑,事可列女传。 不见白箬阡,为歌白箬篇。 寒云起闽峤,游子应潸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箬(bái ruò):地名,指白箬山和白箬水。
  • 沄沄(yún yún):形容水流的样子。
  • 一抔(yī póu):一捧。
  • 恭人:对妇女的尊称。
  • 陈氏姬:陈姓女子,姬是古代对女子的美称。
  • 谢家妇:嫁给谢家的女子。
  • 东山父:指谢家的父亲,东山是谢家的代称。
  • 谢庭:谢家的庭院。
  • 兰玉:比喻优秀的子弟。
  • 阶墀萱(jiē chí xuān):阶前的萱草,萱草象征母亲。
  • 鼎食:古代贵族的饮食,比喻富贵。
  • 黄堂:古代官府的大堂。
  • 恩纶(ēn lún):皇帝的诏书。
  • 丹扆(dān yǐ):红色的屏风,指皇帝的御座。
  • 冰雪操:比喻高洁的品德。
  • 慈竹:比喻母亲。
  • 阃范(kǔn fàn):家中的模范。
  • 有道碑:记载有德行的人的碑文。
  • 列女传:记载古代妇女事迹的传记。
  • 白箬阡(bái ruò qiān):白箬山的小路。
  • 闽峤(mǐn qiáo):福建的山岭。
  • 潸然(shān rán):流泪的样子。

翻译

白箬山隐约可见,白箬水潺潺流淌。 在松树下的一捧土,是尊敬的陈氏姬的坟墓。 陈氏姬作为谢家的媳妇,厌倦了时俗的妆饰,辅佐着东山的父亲。 谢家庭院本就充满喜庆,优秀的子弟如兰玉般繁盛。 其中最出众的一枝,如同阶前的萱草般光彩照人。 非凡的出身,不凡的才华,感动了天子。 享受着贵族的饮食,恩宠降临到官府,皇帝的诏书从御座下达。 正期望她能保持高洁的品德,晚年与慈母相伴。 谁知显赫的地方,竟成了草木丛生的场所。 家中的模范有着清廉的风范,人生如流电般短暂。 她的名字附在有德行的碑文上,事迹足以列入妇女传记。 不见白箬山的小路,只为了歌颂白箬篇。 寒云笼罩着福建的山岭,游子应当泪流满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白箬山水的描绘,引出了对陈氏姬的赞美。诗中,陈氏姬被塑造成一位贤淑、高洁的妇女形象,她的品德和事迹被赋予了崇高的价值。诗人通过对陈氏姬的描述,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推崇和对女性角色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程敏政对女性美德的颂扬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