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欧阳令君十二咏并引歌丰年

羡君好昆玉,次第起黄甲。 平生春秋学,衮钺共书法。 宛如双凤雏,瑞此文教洽。 矗矗青云间,高举力不乏。 诗梦恊春草,词源倒秋峡。 持之问苏公,才名可相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昆玉:比喻优秀的子弟或兄弟。
  • 次第:依次,一个接一个。
  • 黄甲:科举考试中的进士及第。
  • 衮钺:古代帝王的礼服和仪仗中的大斧,此指庄严的书法。
  • 书法: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 凤雏:小凤凰,比喻英俊少年。
  • :吉祥的征兆。
  • 文教:文化和教育。
  • 矗矗:高耸直立的样子。
  • :同“协”,和谐。
  • 词源:词的来源,此指文采。
  • :倾泻,比喻文采横溢。
  • 秋峡:秋天的峡谷,比喻深邃。
  • 苏公:指苏轼,宋代文学家。
  • 相压:相比,相抗衡。

翻译

羡慕你拥有优秀的子弟,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考中进士。你一生精研春秋之学,书法庄严如同帝王的衮钺。他们宛如双凤雏,预示着文化和教育的繁荣。高高耸立在青云之间,他们有着不竭的上升力量。你的诗梦与春草和谐,文采如同秋峡之水倾泻。拿这些去问苏轼,你的才名是否能与之相比。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欧阳令君的子弟才华横溢,以及他在文化和教育上的成就。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如“昆玉”、“凤雏”、“青云”等,形象地描绘了欧阳令君子弟的优秀和未来的光明前景。同时,通过提及“春秋学”和“书法”,强调了他们在学术和艺术上的造诣。最后,以苏轼为比较对象,表达了对其才名的认可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欧阳令君及其子弟的赞美之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