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图
罗浮山前初霁雪,一树寒花照幽绝。
青宵夜碾白玉盘,万里冰壶两澄澈。
凛然正色有天趣,不比春容可人悦。
离离瘦影澹将空,蔌蔌暗香吹不灭。
姑射仙人渺无语,似共嫦娥斗高洁。
画工孰是杨补之,坐想毫端落琼屑。
披图拟欲问花神,枝上清光几圆缺。
尚方鼎鼐思作羹,愿见黄金子成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 霁雪:雪后放晴。
- 幽绝:幽静至极。
- 青宵:青天,高空。
- 白玉盘:比喻月亮。
- 冰壶:比喻清澈透明。
- 凛然:严肃,庄重。
- 天趣:自然的趣味。
- 春容:春天的景色。
- 离离:分散,稀疏。
- 澹将空:平静而空旷。
- 蔌蔌:形容香气轻微而持续。
- 姑射仙人:传说中的仙人,常用来比喻高洁的人物。
- 嫦娥:中国神话中的月宫仙子。
- 杨补之:宋代画家,擅长画梅。
- 尚方鼎鼐:指宫廷中的烹饪器具,比喻朝廷。
- 黄金子:指梅花的黄色花蕊。
翻译
罗浮山前,雪后初晴,一株寒梅映照着幽静至极的景色。 夜空如洗,月亮像白玉盘一样挂在高空,万里之内,一切都清澈透明。 梅花严肃庄重,自有其自然的趣味,不像春天的景色那样讨人喜欢。 稀疏的梅影在平静而空旷的背景中显得格外清晰,淡淡的香气持续不断。 姑射仙人般的高洁人物无言相对,仿佛在与嫦娥比拼高洁。 画梅的能手杨补之,坐想其笔下梅花如琼屑般落下。 展开画卷,想要询问花神,画中的梅花枝上清光已经历了多少次圆缺。 宫廷中正思索着如何制作美味的羹汤,期望能见到梅花金黄的花蕊结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罗浮山雪后初晴时梅花的幽静与高洁,通过对比春天的景色,突出了梅花独特的气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如“白玉盘”、“冰壶”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同时,通过对画梅名家杨补之的提及,表达了对梅花艺术价值的赞赏。结尾处对宫廷生活的隐喻,显示了诗人对梅花实用价值的期待,体现了梅花在文化和生活中的双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