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欧阳令君十二咏并引歌丰年

海宁号乐土,夜户常不关。 一二或梗化,往往潜榛菅。 云谁事姑息,纵彼踰大闲。 侃侃欧阳子,一朝破冥顽。 鸣厖卧而嬉,警柝相与閒。 行人亦胥庆,烟火连青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梗化:指顽固不化,难以教化。
  • 榛菅:zhēn jiān,指杂草丛生之地。
  • 姑息:指过分宽容,不严格。
  • 踰大闲:指超越常规,行为放纵。
  • 侃侃: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 鸣厖:míng máng,指犬吠声。
  • 警柝:jǐng tuò,指警戒用的梆子。
  • 胥庆:指都感到庆幸。

翻译

海宁被称为乐土,夜晚门户常不关闭。 偶尔有一两处顽固不化之地,杂草丛生,隐匿其中。 是谁总是姑息纵容,让那些人超越常规,行为放纵。 欧阳子一朝之间打破这冥顽不灵的局面, 犬吠声中,人们安然卧睡,警戒的梆子声也变得悠闲。 行人们都感到庆幸,烟火气息连绵不断,与青山相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海宁的安宁景象,通过对比欧阳子治理前后的变化,展现了欧阳子的治理成效。诗中“夜户常不关”一句,生动地表现了海宁的太平盛世。后文通过“破冥顽”、“鸣厖卧而嬉”等词句,进一步以生动的画面展示了欧阳子治理后的和谐安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欧阳子治理能力的赞赏和对海宁安宁生活的向往。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