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则轩

寒日下乔木,回风动前轩。 忆当亲在时,于兹奉寒暄。 一朝事变作,白玉埋荒园。 墓庐忍栖息,三回见正元。 瀼瀼春露寒,凛凛秋霜繁。 伤哉罔极恩,恨不同九原。 归来过庭处,阶草青更蕃。 载诵下武篇,感激思圣言。 高楣揭华榜,求仁示南辕。 勖尔子若孙,永矢当勿谖。 云山高崒嵂,涧水鸣潺湲。 相望不可即,泪下空澜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瀼瀼 (rángráng):露水浓重的样子。
  • 罔极: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 九原:指九泉之下,即阴间。
  • 崒嵂 (zúlǜ):山峰高耸的样子。
  • 潺湲 (chányuán):水流声。

翻译

寒冷的阳光照在高大树木上,回旋的风吹动着前方的轩廊。回忆起亲人还在时,我在这里向他们问候冷暖。一旦变故发生,亲人如同白玉被埋藏在荒园之中。我忍受着在墓旁的住所,三次见到正月初一的景象。春天露水浓重而寒冷,秋天霜雪凛冽而繁多。悲伤啊,那无边无际的恩情,遗憾不能与他们在九泉之下相聚。回到曾经经过的庭院,阶前的青草更加茂盛。我再次吟诵《下武》篇,感动于圣人的言语。高大的门楣上挂着华丽的匾额,寻求仁德的指引向南方的道路。勉励你们这些子孙,永远发誓不忘。云山高耸,涧水潺潺作响。遥望却无法触及,泪水不由自主地涌出。

赏析

这首作品深情地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寒日、乔木、回风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怀旧的氛围。诗人回忆与亲人共度的时光,以及变故后亲人的离世,情感深沉而真挚。诗末,诗人以高楣、华榜、云山、涧水等意象,寄托了对后代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流露出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和无法弥补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亲情和时光的深刻感悟。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