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庶吉士汪抑之养疾南归

几日东风来,河冰已全解。 之子将告归,离情渺江海。 念子极英妙,一举魁南宫。 射策动天子,籍许金闺通。 选试白玉堂,青萍益增价。 倚马万言成,触目五行下。 攻文不自已,稍稍疾见侵。 经年别桑梓,归梦西江浔。 承恩出都门,戒道以南往。 喜有水部兄,图书接官舫。 忆捧育材诏,我愧章句师。 群英数请益,空空竟何施。 与子今暂违,完养无自烁。 能识舞雩心,行矣当勿药。 子本越公胄,近出文公乡。 至言久相领,敢谓一日长。 遄归定何时,及此答隆遇。 病起罢春醪,悠然赋长句。 颇闻二千石,视膳亦有期。 予言倘印可,一笑誇儒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庶吉士:明清时期翰林院庶常馆的学员,通常是新科进士中的优秀者。
  • 魁南宫:指在科举考试中取得第一名。
  • 射策: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形式,即对策问答。
  • 金闺:指朝廷。
  • 白玉堂:指翰林院,因其建筑华丽,故有此称。
  • 青萍:古代宝剑名,此处比喻才华。
  • 倚马万言:形容文思敏捷,能迅速写出大量文字。
  • 五行:指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此处形容文章条理清晰。
  • 桑梓:故乡的代称。
  • 西江浔:指西江的岸边,浔为江边之意。
  • 水部兄:指同为官员的兄弟。
  • 官舫:官船。
  • 章句师:指专门教授经书的老师。
  • 舞雩心:舞雩是古代求雨的仪式,此处指顺应自然,保持平和的心态。
  • 勿药:不需要药物,即健康。
  • 越公胄:指越国的贵族后代。
  • 文公乡:指文化昌盛的地方。
  • 二千石:古代官职的俸禄等级,此处指高级官员。
  • 视膳:指照顾饮食,此处指关心生活。
  • 儒医:指既有学问又有医术的人。

翻译

几日春风吹拂,河面上的冰已完全融化。你即将告辞归乡,离别的情感如同江海般深远。

想起你极为英俊聪明,一举在南宫考试中夺得魁首。通过对策问答引起天子的注意,得以进入朝廷。

在翰林院选拔考试中,你的才华更加增值。倚马可待,万言文章顷刻完成,条理清晰如五行相生。

你攻读文学不曾停歇,渐渐地疾病开始侵袭。长时间离开故乡,梦中常回到西江的岸边。

受命离开都城,沿着南方的道路前行。高兴有同为官员的兄弟相伴,书籍和图画伴随官船。

回忆起接受培养人才的诏令,我惭愧于只是一名教授经书的老师。众多英才频繁请教,我空有知识却无法施展。

与你暂时分别,希望你好好修养,不要自我消耗。能够理解顺应自然的心态,希望你健康无恙。

你本是越国贵族的后代,近来出自文化昌盛的地方。深奥的言论早已领会,不敢自认为有任何长处。

急速归去定在何时,以此来报答深厚的待遇。病愈后停止饮酒,悠然写下这首长诗。

听说高级官员也有照顾饮食的时期。我的话若能得到认可,便能一笑自夸为儒医。

赏析

这首诗是程敏政送别庶吉士汪抑之南归的作品,表达了深切的离别之情和对汪抑之才华的赞赏。诗中,程敏政回忆了汪抑之的科举成就和在翰林院的卓越表现,同时也表达了对汪抑之因过度攻读而染病的担忧。诗的最后,程敏政希望汪抑之能够好好修养,保持健康,同时也期待自己的话能够得到认可,显示出一种自谦与期待并存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采。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