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纯中挽诗

谁怜地下老明经,宿草坟头又化萤。 朽骨尚应思驾驭,朱颜终自惜娉婷。 一生辛苦为玄白,何处流传付杀青。 独有中郎铭不没,断虹斜日贯幽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经: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科目,这里指通过明经科考试的人。
  • 宿草:指坟墓上长年生长的草。
  • 化萤:指坟墓上的草化为萤火虫,象征着灵魂的不灭。
  • 朽骨:指死者的遗骨。
  • 娉婷(pīng tíng):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 玄白:指深奥的学问或道理。
  • 杀青:原指古代制竹简时,先用火烤去竹子的水分,以防虫蛀,后比喻书籍定稿或完成。
  • 中郎:古代官职名,这里可能指某位有名望的中郎将。
  • :铭文,刻在器物上的文字,常用来纪念或表彰。
  • 幽扃(yōu jiōng):指深锁的门户,比喻墓门。

翻译

谁会怜悯那位已故的明经学者,他的坟头长满了多年的草,如今又化作了萤火虫。 他的遗骨仍渴望被世人铭记,而他的美貌终将自惜其美好姿态。 他一生辛劳追求深奥的学问,但他的著作流传到了哪里,最终完成了吗? 唯有那位中郎将的铭文永不会被遗忘,像断续的彩虹和斜阳一样,贯穿了那幽深的墓门。

赏析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已故学者钱纯中的深切怀念和对其学问、美貌的赞美。诗中通过“宿草坟头又化萤”的意象,寓意着钱纯中的灵魂不灭,其学问和美貌将永存人心。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钱纯中一生追求学问的敬佩,以及对其著作流传的关切。最后,以中郎将的铭文作为对比,强调了钱纯中的不朽价值。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逝者的一种美好纪念。

程嘉燧

程嘉燧

明徽州府休宁人,侨居嘉定,字孟阳,号松圆。应试无所得,折节读书。工诗善画,又通晓音律。钱谦益罢归,筑耦耕堂,邀嘉燧读书其中。阅十年返休宁,甲申前一年十二月卒。有《浪淘集》。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