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徵歌:征召歌者。
- 排日:按日排列,指连续多日。
- 斗妆:比赛化妆,形容妆容华丽。
- 买笑:指花钱寻欢作乐。
- 留欢:留住欢乐。
- 不计旬:不计算过了多少十天,即时间长久。
- 倾国: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 堂上艳:指在堂上表演的女子美丽动人。
- 逢场:遇到场合。
- 坐中人:在座的人。
- 玲珑:此处指精巧的酒器。
- 尚书:古代官职名,此处可能指某位高官。
- 啄木:可能指一种鸟,也可能是一种比喻,指某种动作或声音。
- 学士:古代官职名,此处可能指某位学者。
- 省识:认识,了解。
- 春风:比喻美好的景象或气氛。
- 沄人:形容人的情绪或表情变化多端。
- 宜喜复宜瞋:既适合高兴也适合生气,形容人的表情多变。
翻译
连续多日征召歌者,每天都有新的妆容比赛,花钱寻欢作乐,不计时间长久。大家都称赞堂上表演的女子美丽动人,我也曾在这样的场合中作为座上宾。精巧的酒器争相劝尚书饮酒,谁说学者就一定贫穷呢?我了解到了春风般美好的气氛,人的表情既适合高兴也适合生气,变化多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文人程嘉燧与牧斋一同观剧时的场景,通过“徵歌排日斗妆新”和“买笑留欢不计旬”等句,展现了当时文人雅士追求享乐的生活态度。诗中“倾国总矜堂上艳”赞美了表演女子的美丽,而“逢场曾作坐中人”则表达了作者作为座上宾的自豪。后两句通过对“玲珑争劝尚书醉”和“啄木谁言学士贫”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和文人的自得。结尾的“省识春风向来面,沄人宜喜复宜瞋”则巧妙地以春风和人的表情变化,来象征宴会中的欢乐气氛和人物的多变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