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拂水故居

曾同学士碧山居,疏栝深房响石渠。 邀客种莲通载酒,寻僧看竹度篮舆。 支公好事时调鹤,长者前生是救鱼。 笔冢草荒门限冷,箧中空拿永和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疏栝(shū kuò):指稀疏的竹林。
  • 石渠:指山间的小溪。
  • 篮舆:古代的一种轻便轿子。
  • 支公:指支遁,东晋时期的著名僧人。
  • 笔冢:指文人埋笔的地方,比喻文人去世。
  • 永和书: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因其书写于永和九年,故称。

翻译

我曾经与学士一同居住在碧山之中,那里有稀疏的竹林和深邃的石渠。我们邀请朋友一起种植莲花,带着酒水,也常去寻访僧人,一同乘坐篮舆观赏竹林。支遁和尚时常以调养鹤鸟为乐,而长者前世可能是救助鱼类的人。如今,文人的笔冢已经荒芜,门限冷清,而我空空如也的箱箧中,只剩下永和年间的书法作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碧山居的清幽生活,以及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疏栝深房响石渠”,展现了山居的静谧与美好。同时,通过“邀客种莲”、“寻僧看竹”等生活细节,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禅意的珍视。结尾处的“笔冢草荒门限冷”则透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淡淡哀愁,而“箧中空拿永和书”则象征着对文化传承的执着与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程嘉燧

程嘉燧

明徽州府休宁人,侨居嘉定,字孟阳,号松圆。应试无所得,折节读书。工诗善画,又通晓音律。钱谦益罢归,筑耦耕堂,邀嘉燧读书其中。阅十年返休宁,甲申前一年十二月卒。有《浪淘集》。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