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
- 苦寒:严寒,非常寒冷。
- 滇南:云南南部。
- 江阳:地名,今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
- 昆池:昆明湖,在今云南省昆明市。
- 滇峤:云南的山岭。
- 廿年:二十年。
- 靖节:指陶渊明,因其谥号“靖节”。
- 诗篇形赠影:指陶渊明的诗作中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 庄周呼应马兼牛:庄周梦蝶的故事,比喻事物的虚幻和变化无常。
- 品藻:品评,评价。
- 春红:春天的花朵。
- 城阙:城门两侧的楼观,也泛指京城。
- 凝光:指日暮时分的霞光。
- 暮紫浮:傍晚时分天空中紫色的云霞。
- 赏菊探梅:指欣赏菊花和探寻梅花,常用来形容文人的雅致。
- 置书邮:寄信。
翻译
在寒冷的孟冬时节,我踏上了滇南的旅程,与江阳的亲友告别。二十年前,我曾在昆池和滇峤游历,如今白发苍苍,再次来到这里,却未能得到安宁。我像陶渊明那样,通过诗篇与自然景物相互寄托情感,又如庄周梦蝶,感受到事物的虚幻与变化。江边的花朵被品评为春天的红色,而城阙在日暮时分凝结着霞光,紫色的云霞在空中浮动。希望你们在赏菊探梅时还能记得我,不要吝啬寄信给我,以解相思之苦。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孟冬时节离开江阳,前往滇南的复杂情感。诗中,诗人通过对昆池、滇峤等地的回忆,展现了自己多年的游历经历和岁月的流逝。同时,通过引用陶渊明和庄周的典故,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结尾处,诗人希望亲友在享受自然之美时不要忘记自己,并期待着他们的书信,体现了对亲友的深厚情感和离别的无奈。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
杨慎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孟冬念二日集李将军伯修署中赏菊戏作把菊问答歌 》 —— [ 明 ] 邓云霄
- 《 初冬月夜得皇甫泽州手札并诗数篇因遣报书偶题长句 》 —— [ 唐 ] 白居易
- 《 初冬送杜虞部入京 》 —— [ 明 ] 卢龙云
- 《 初冬夜宴 》 —— [ 宋 ] 陆游
- 《 乾隆九年十月重葺翰林院落成车驾临幸赐宴送大学士掌院事鄂尔泰张廷玉进署以张说东壁图书府五律字为韵赋东字音字二首敕诸臣各分一字赋诗 》 —— [ 清 ] 乾隆
- 《 南城吴氏记予七十三岁之颜 》 —— [ 宋 ] 周必大
- 《 无题 其三 (丙戌) 》 —— [ 明 ] 钱澄之
- 《 初冬感兴 》 —— [ 明 ] 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