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熊峰阁老代祀泰山阙里
云亭炎帝馆,洙泗鲁王宫。
百代声名远,千秋望秩同。
郊禋元祀启,肸蚃九幽通。
奠玉分宸献,函香领钜公。
玑衡璇斗北,奎壁映天东。
鲸泽观沧海,鸿逵指岱蒙。
五松烟杪盖,双桧两稍丛。
华衮遗经在,金泥故检空。
铭崖晴倒景,文栋晓舒虹。
仙碣秦观罢,灵斿濩舞终。
周筵晞湛露,舜殿转薰风。
肃肃攀归鞅,明明翊化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亭炎帝馆:云亭,指泰山;炎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此处指祭祀炎帝的场所。
- 洙泗鲁王宫:洙泗,指鲁国的两条河流,此处代表鲁国;鲁王宫,指鲁国的王宫。
- 望秩:指祭祀时的顺序或等级。
- 郊禋:古代在郊外举行的祭祀仪式。
- 肸蚃(xī xiǎng):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祭品的器具。
- 宸献:指皇帝的献礼。
- 钜公:指重要的大臣。
- 玑衡璇斗北:玑衡,古代天文仪器;璇斗,指北斗星。
- 奎壁:指星宿,象征文运。
- 鲸泽:指大海。
- 鸿逵:指大路,比喻重要的道路或方向。
- 五松烟杪盖:五松,指泰山的五棵松树;烟杪,指树梢上的烟雾。
- 双桧两稍丛:双桧,指两棵桧树;稍丛,指树梢丛生的样子。
- 华衮:华丽的衣服,此处指古代的礼服。
- 金泥:用金粉装饰的文书。
- 铭崖:刻有铭文的崖壁。
- 文栋:指有文采的栋梁之材。
- 仙碣:指刻有仙人故事的石碑。
- 灵斿(yóu):指祭祀时用的旗帜。
- 周筵:周朝的宴席。
- 舜殿:指舜帝的宫殿。
- 攀归鞅:指归途中的马具。
- 翊化工:辅助天工,指辅佐天命。
翻译
在泰山的云亭炎帝馆,以及洙泗河畔的鲁王宫,百代的声名远播,千秋的祭祀秩序相同。在郊外的祭祀仪式开启,祭祀的器具通向九幽之地。皇帝的献礼和重要大臣的函香分别进行。北方的天空中,玑衡指向北斗星,东方的星宿奎壁照耀着天空。在鲸泽观赏大海,沿着鸿逵指向岱蒙山。泰山的五棵松树在烟雾中若隐若现,两棵桧树的树梢丛生。华丽的礼服和金泥装饰的文书依然存在,但铭崖上的铭文和文栋上的彩虹已经倒映。仙人故事的石碑在晴朗的日子里倒映着阳光,祭祀的旗帜在舞蹈结束后飘扬。周朝的宴席上露水被晒干,舜帝的宫殿里吹来了和煦的风。在归途中,马具被紧紧抓住,明显地辅助着天命的化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杨慎送别石熊峰阁老代祀泰山阙里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祭祀的庄严与历史的深远。诗中,“云亭炎帝馆”、“洙泗鲁王宫”等地点的提及,不仅勾画出祭祀的地点,也隐含了对古代文化的尊崇。通过对天象、自然景观的描绘,如“玑衡璇斗北”、“鲸泽观沧海”,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与天命的敬畏。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开阔,既展现了祭祀的盛况,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