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宿大宁馆

· 杨慎
晨栉充国风,夕沐巴峤雨。 云馆枕攒峰,江亭席回浒。 空水相澄鲜,林霏自吞吐。 天籁坐啸吟,烟萝共飞舞。 盼涔感踬蹄,瞻乔怜滞羽。 怀哉喜霁吟,倦尔愁霖苦。 棱棱霜野钟,紞紞寒谯鼓。 惜无同怀人,冻醪成独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ì):梳头。
  • (mù):洗头。
  • 巴峤 (bā qiáo):巴山,泛指四川一带的山。
  • 云馆 (yún guǎn):高耸入云的馆舍。
  • (zhěn):靠近,依傍。
  • 攒峰 (cuán fēng):聚集的山峰。
  • 回浒 (huí xǔ):回旋的水边。
  • 澄鲜 (chéng xiān):清澈明亮。
  • 林霏 (lín fēi):林中的雾气。
  • 天籁 (tiān lài):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鸣等。
  • 坐啸吟 (zuò xiào yín):坐着吟咏。
  • 烟萝 (yān luó):烟雾和藤萝,形容景色朦胧。
  • 盼涔 (pàn cén):期待雨水停止。
  • 踬蹄 (zhì tí):绊脚,比喻困难。
  • 瞻乔 (zhān qiáo):仰望高大的树木。
  • 滞羽 (zhì yǔ):停留的鸟,比喻受困。
  • (jì):雨后天晴。
  • (lín):连绵不断的雨。
  • 棱棱 (léng léng):形容寒冷。
  • 霜野 (shuāng yě):结霜的田野。
  • 紞紞 (dǎn dǎn):形容鼓声。
  • 寒谯鼓 (hán qiáo gǔ):寒冷中的城楼鼓声。
  • 冻醪 (dòng láo):冷酒。

翻译

清晨梳头感受着充国的风,夜晚洗头沐浴在巴山的雨中。 高耸入云的馆舍依傍着聚集的山峰,江边的亭子坐落在回旋的水边。 天空和水面相互映照,清澈明亮,林中的雾气自由地吞吐。 自然界的声音伴随着我的吟咏,烟雾和藤萝一起飞舞。 期待雨水停止,感慨行走的困难,仰望高大的树木,怜悯受困的鸟儿。 多么高兴雨后天晴的吟咏,厌倦了连绵不断的雨带来的苦楚。 结霜的田野上,寒冷的钟声响起,城楼上的鼓声也敲响了。 可惜没有志同道合的人,只能独自品尝这冷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雨宿大宁馆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晨栉、夕沐、云馆、江亭等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美丽。诗中“空水相澄鲜,林霏自吞吐”等句,以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后半部分则通过“盼涔感踬蹄,瞻乔怜滞羽”等句,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自由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