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柬程以道

· 杨慎
玄羌白狄起边埃,翠眊朱綅选将才。 玉弩惊天连马邑,金精埽旦过龙堆。 甘泉宫里兜零举,疏勒城边汲绠摧。 射虎瞑中闻暗吼,落雕云外坠清哀。 五千深入冲寒雪,十万横行殷霁雷。 杨柳先春旗叶展,芙蓉不夜剑花开。 锦车持节夫人至,贝带韬弓骄子回。 逐北朝移行幕府,受降秋上古轮台。 青楼月对庚方出,紫塞风从丑角耒。 拟缚名王歌杕杜,肯思中妇咏条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羌白狄:指边疆的少数民族。
  • 翠眊朱綅:翠色的帽饰和红色的丝带,这里指代将领的服饰。
  • 玉弩:玉制的弓,这里指精良的武器。
  • 金精:金属的精华,指精锐的军队。
  • 甘泉宫:古代宫殿名,这里指朝廷。
  • 兜零:古代的一种军事信号,指烽火。
  • 疏勒城:古代西域地名,这里指边疆。
  • 汲绠:汲水用的绳子,这里指边疆的艰苦生活。
  • 射虎:指勇士的英勇行为。
  • 落雕:指射落雕鸟,比喻武艺高强。
  • 殷霁雷:雷声,比喻战争的激烈。
  • 杨柳:春天的象征。
  • 芙蓉:指美丽的花朵,这里比喻战士的英勇。
  • 锦车:装饰华丽的车辆。
  • 贝带:用贝壳装饰的带子,指边疆民族的服饰。
  • 骄子:指英勇的战士。
  • 行幕府:指军队的指挥部。
  • 受降:接受敌人的投降。
  • 紫塞:指边疆的关塞。
  • 丑角:指边疆的少数民族。
  • 杕杜: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胜利的歌曲。
  • 条枚:细小的枝条,这里指平凡的生活。

翻译

边疆的少数民族如玄羌白狄,掀起战尘,而翠色的帽饰和红色的丝带则是选将的标志。精良的武器和精锐的军队在马邑接连惊天动地,金色的军队如风扫过龙堆。在甘泉宫里,烽火已经点燃,而在疏勒城边,汲水的绳子也被摧毁。勇士们在暗中射虎,听到暗吼声,而射落雕鸟则在云外坠落,带来清哀。五千勇士深入雪地,十万大军横行,雷声震天。春天的杨柳展开旗叶,夜晚的芙蓉不夜剑花开。装饰华丽的车辆上,持节夫人到来,而贝带装饰的弓箭手则骄傲地返回。追逐败北的敌人,朝向行幕府移动,而在古轮台上接受投降。青楼之月对着庚方升起,紫塞之风从丑角处吹来。打算束缚名王,歌颂胜利,而不思念平凡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争的壮烈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和边疆的艰苦。诗中“玉弩惊天”、“金精埙旦”等词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和军队的威武。同时,通过对“杨柳”、“芙蓉”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战士的敬仰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