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寺别张季文

· 杨慎
华顶云,滇海月。携手三度游,同心两回别。携手同心此地分,他乡客路复离群。 明年载酒花林下,啼鸟春山谁共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华寺: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的太华山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
  • 华顶云:指太华山顶上的云雾,形容山势高耸,云雾缭绕。
  • 滇海月:滇海即滇池,月指月亮,这里形容滇池上的月光。
  • 携手:手拉手,形容亲密无间。
  • 同心:心意相通,志同道合。
  • 离群:离开群体,独自一人。

翻译

太华山顶云雾缭绕,滇池之上月光皎洁。我们手拉手三次游历此地,心意相通却两次在此分别。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携手同心却要分离,而在异乡的旅途中,我们又再次离群索居。明年春天,我带着酒来到花林之下,但那时春山中的鸟鸣,又有谁能与我共享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太华寺三次游历的美好回忆,以及即将分别的哀愁。诗中“华顶云,滇海月”以景起兴,展现了太华山的壮丽与滇池的宁静,为后文的情感铺垫了基调。通过“携手三度游,同心两回别”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分别的不舍。结尾的“明年载酒花林下,啼鸟春山谁共闻”则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未来的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