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年翁宗海归省

三月凤城春色好,看花踏遍长安道。 白发慈亲老北堂,夜夜天涯飞梦到。 九重得请还故乡,片帆便逐南雁翔。 舞袖蹁跹锦云绕,寿觞潋滟丹霞光。 板舆迎养私心稳,还向仙班联玉笋。 剩吐胸中五色纹,献入蓬莱补龙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城:指京城。
  • 长安道:长安,古都名,此处借指京城的道路。
  • 白发慈亲:指年老的父母。
  • 北堂:古代指母亲的居室。
  • 九重:指皇宫,九重天。
  • 得请:得到允许。
  • 片帆:小船。
  • 南雁:指南飞的雁,比喻归乡。
  • 蹁跹:形容舞姿轻盈。
  • 锦云:五彩云,比喻美好的景象。
  • 寿觞:祝寿的酒杯。
  • 潋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丹霞:红霞,比喻美好的景象。
  • 板舆:古代的一种轻便车辆。
  • 迎养:迎接奉养。
  • 仙班:指朝廷中的高位。
  • 玉笋:比喻优秀的人才。
  • 五色纹:五彩斑斓的图案,比喻才华横溢。
  • 蓬莱:神话中的仙山,比喻朝廷。
  • 龙衮:古代帝王的礼服。

翻译

三月的京城春光明媚,我踏遍了长安的道路赏花。 年迈的父母在北堂,夜夜梦回天涯。 终于得到皇上的允许,可以回故乡,小船如同南飞的雁儿般迅速。 舞姿轻盈,五彩云环绕,祝寿的酒杯中水波荡漾,红霞般的光辉。 用轻便的车辆迎接奉养,心中感到踏实,再次向朝廷中的高位迈进。 胸中充满了五彩斑斓的才华,献给朝廷,为帝王补制礼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的京城美景和归乡的喜悦。诗中,“三月凤城春色好”一句,即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而“白发慈亲老北堂”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父母的思念。后文通过“九重得请还故乡”等句,抒发了诗人得到允许归乡的喜悦,以及对未来仕途的美好展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态度。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