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荆州行台检曲江公龙山诸篇二首

· 黄衷
郡閤日无事,文章地有馀。 龙山空禊饮,鸟道自宸居。 貌觉忧时老,心孤许国初。 岂知乡后愧,伏枕对残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郡閤(jùn gé):郡守的官署。
  • 禊饮(xì yǐn):古代在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祭祀仪式,后演变为宴饮游乐。
  • 鸟道:形容道路险峻,只有鸟才能飞越。
  • 宸居(chén jū):帝王的居所。
  • 许国:为国家献身的决心。
  • 乡后:指家乡的后辈。
  • 伏枕:卧床。

翻译

在郡守的官署里,日子平静无事,这里文风鼎盛,文化底蕴丰富。龙山上的禊饮活动已经空无一人,而那险峻的道路直通帝王的居所。我的容貌显得忧虑时光的流逝,心中孤独地怀抱着为国家献身的初心。谁知道我对于家乡后辈的愧疚,只能卧床对着残破的书籍沉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荆州行台的孤独与忧思。诗中,“郡閤日无事”与“龙山空禊饮”形成对比,前者表现了官署的宁静,后者则暗示了往日热闹的消逝。通过“貌觉忧时老,心孤许国初”,作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忧虑和对国家初心的坚守。结尾的“岂知乡后愧,伏枕对残书”则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后辈的愧疚感,以及因病卧床,只能与残书为伴的无奈和寂寞。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明代士人的家国情怀和人生感慨。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