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方思道毛坞之什

· 杨慎
育育榼中鲤,本是充庖鱼。 戢鳞隐文章,骈首相沫濡。 豫且下清泠,元君梦玄夫。 品物虽异流,共戚亦通娱。 但取庄生乐,那知子产愚。 放之悠然逝,相忘于江湖。 谁言尔为尔,自信吾忘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育育:形容鱼在水中活泼游动的样子。
  • (kē):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
  • 充庖:供厨房使用,指供食用。
  • 戢鳞:收敛鳞片,指鱼静止不动。
  • 文章:这里指鱼身上的花纹。
  • 骈首:并列的头,这里指鱼群聚集。
  • 沫濡:以沫相濡,比喻在困境中互相帮助。
  • 豫且:古代传说中的渔夫。
  • 清泠:清澈凉爽的水。
  • 元君:指道教中的神仙。
  • 梦玄夫:梦见神秘的丈夫,这里可能指神仙。
  • 品物:各种物品,这里指各种生物。
  • 异流:不同的种类。
  • 共戚:共同的忧虑。
  • 通娱:共同的欢乐。
  • 庄生乐:指庄子的哲学,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 子产愚:指子产的愚昧,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这里可能指他的某些政策或行为被认为是愚昧的。
  • 悠然逝:悠闲地离去。
  • 相忘于江湖:在广阔的江湖中彼此忘记,指自由自在地生活。
  • 自信吾忘吾:自信地忘记自我,指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

翻译

在榼中活泼游动的鲤鱼,原本是供厨房食用的鱼。它们收敛鳞片,隐藏身上的花纹,鱼群聚集在一起,互相以沫相濡。渔夫豫且在清澈凉爽的水中捕鱼,而神仙元君则梦见了神秘的丈夫。虽然各种生物种类不同,但它们有着共同的忧虑和欢乐。我们应该追求庄子的哲学,顺应自然,而不是像子产那样愚昧。让鱼儿悠闲地离去,在广阔的江湖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彼此忘记。谁说你是你,我是我,自信地忘记自我,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榼中鲤鱼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于庄子哲学的推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戢鳞隐文章”、“骈首相沫濡”等,生动地描绘了鱼儿的形象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庄子的哲学和子产的愚昧,强调了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重要性。最后,诗人以“相忘于江湖”和“自信吾忘吾”的境界,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理想。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