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冰

· 杨基
凌室启深藏,殊恩赐上方。 壶清迷练色,瓯薄耀寒光。 当座人俱素,登筵体共凉。 莹含银□洁,甘荐蜜脾香。 浅碧迎歌扇,微红映舞裳。 明愁难作鉴,坚恐易成浆。 瑞拟金窗雪,勋高玉井霜。 屏惭云母热,帘咤水晶长。 醉客狂思踏,词臣渴愿尝。 陈王方避暑,突兀殿中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凌室:冰窖。
  • 殊恩:特别的恩赐。
  • 上方:指皇帝。
  • 练色:纯净的颜色。
  • 瓯薄:指冰块。
  • 寒光:冷光。
  • 当座:在座。
  • 共凉:共同感受凉意。
  • 银□:此处缺字,可能指银器。
  • 蜜脾:蜜蜂的巢脾。
  • 浅碧:淡蓝色。
  • 微红:淡红色。
  • 明愁:清澈的忧愁。
  • 坚恐:担心。
  • 成浆:融化成水。
  • 瑞拟:象征吉祥。
  • 金窗雪:金色的窗户上的雪。
  • 勋高:功勋卓著。
  • 玉井霜:玉井中的霜。
  • 屏惭:屏风感到惭愧。
  • 云母:一种矿物,常用于屏风。
  • 帘咤:帘子发出声响。
  • 水晶长:水晶般的冰块。
  • 醉客:醉酒的人。
  • 词臣:文臣。
  • 陈王:指陈思王曹植。
  • 避暑:逃避暑热。
  • 突兀:高耸。

翻译

冰窖开启深藏的冰块,特别的恩赐赐予皇帝。冰壶清澈,颜色纯净,冰块薄而闪耀着冷光。在座的人都是素净的,登上宴席共同感受凉意。冰块含着银器的洁净,甘甜如蜜蜂的巢脾香。淡蓝色迎接歌扇,淡红色映衬舞裳。清澈的忧愁难以成为镜子,担心冰块容易融化成水。象征吉祥如金色的窗户上的雪,功勋卓著如玉井中的霜。屏风感到惭愧因为云母的热,帘子发出声响因为水晶般的冰块长。醉酒的人狂思踏冰,文臣渴望品尝。陈思王曹植正在逃避暑热,高耸的殿堂中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冰的纯净与清凉,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冰的美感和在夏日中的珍贵。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如将冰比作银器、蜜脾,以及金窗雪、玉井霜等,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同时,通过对冰的赞美,也隐含了对皇恩的感激和对清凉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冰的独特感受和对夏日清凉的渴望。

杨基

杨基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吴中,因而定居。少聪颖,九岁能背诵六经。善诗文,兼工书画。元末隐吴之赤山,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未几即辞去。入明,被迁往临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归。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诬夺官,罚服苦役,卒于役所。与高启、张羽、徐贲称吴中四杰。有《眉庵集》。 ► 3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