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雾髓歌

· 杨慎
君不见东坡先生蜜云龙,缄藏远自朝云峰。宛丘淮海四学士,分江贮月初启封。 又不见升庵老人香雾髓,狮头瑞柑萍实比。香雾噀人星髓开,钖以嘉名汉池始。 龙团狮柑各有神,江阳玉局共称珍。若把西湖比西子,奁来隹茗似隹人。 君才十倍廖明略,姑射风姿昆玉脚。兰舟菱唱朝阳诗,闲情止酒渊明作。 黑头醳䣮早归来,枕谷栖丘步紫苔。王阳回车九圻坂,楚筵辞醴三休台。 玄言亹亹怀坡老,清夜沉沉同绝倒。烛泪融成两凤凰,仙踪迥寄三青鸟。 酒酣邀我赋短歌,楚颂亭前芳思多。像置伯夷真不趐,才尽江淹其柰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缄藏:密封收藏。
  • 分江贮月:比喻将美好的事物珍藏。
  • 启封:打开封口。
  • 香雾噀人:香雾喷人,形容香气浓郁。
  • 星髓开:比喻香气四溢,如同星辰之髓开启。
  • 钖以嘉名:给予美好的名字。
  • 江阳玉局:指江阳(今四川泸州)的玉局观,是道教圣地。
  • 奁来隹茗:比喻精美的茶。
  • 隹人:美人。
  • 姑射风姿:比喻风姿绰约,如姑射山上的仙子。
  • 昆玉脚:比喻文笔优美。
  • 兰舟菱唱:比喻优美的歌声。
  • 渊明作:指陶渊明的作品。
  • 醳䣮:醉酒。
  • 枕谷栖丘:比喻隐居山林。
  • 王阳回车:比喻回心转意。
  • 九圻坂:九曲回肠的山坡。
  • 楚筵辞醴:在楚国的宴席上辞别美酒。
  • 三休台:指多次休息的地方。
  • 玄言亹亹:深奥的言论。
  • 清夜沉沉:深夜静谧。
  • 烛泪融成两凤凰:比喻烛泪凝结成美丽的形状。
  • 仙踪迥寄:仙人的踪迹遥远。
  • 三青鸟: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象征吉祥。
  • 楚颂亭:楚地的亭子,可能与楚文化有关。
  • 伯夷:古代的贤人,以节操著称。
  • 不趐:不止。
  • 才尽江淹:比喻才华耗尽。

翻译

你可曾听说东坡先生的蜜云龙茶,密封收藏自遥远的朝云峰。宛丘和淮海的四位学士,分别珍藏这如月初启封的珍品。 又或者你听说过升庵老人的香雾髓,那狮头瑞柑与萍实相比。香雾浓郁喷人,如同星辰之髓开启,赋予了这美名,源自汉池的始源。 龙团和狮柑各有其神,江阳的玉局观与苏东坡同样珍贵。若将西湖比作西子,那么这精美的茶便似美人。 你的才华十倍于廖明略,风姿绰约如姑射山的仙子,文笔优美如昆玉。兰舟上菱歌朝阳,闲情中止酒,如陶渊明的作品。 黑发时醉酒早归,隐居山林,步履紫苔。回心转意于九曲回肠的山坡,楚国的宴席上辞别美酒,多次休息于三休台。 深奥的言论与苏东坡相怀,深夜静谧中共同倾倒。烛泪凝结成两凤凰,仙人的踪迹遥远,寄托于三青鸟。 酒酣时邀我赋诗短歌,楚颂亭前芳思多。像伯夷这样的贤人不止,才华耗尽如江淹,奈何。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东坡先生的蜜云龙茶和升庵老人的香雾髓,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茶的珍贵和香气的浓郁。诗中融入了对文人雅士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美景和文人情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杨慎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15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