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

· 黄衷
鄂台两度庆兹辰,又见荆南物候新。 柏酒照儿初得岁,桃符随俗谩宜春。 九天阊阖中兴主,千里簪裾下土臣。 懒向青铜争齿发,三朝亲际太平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鄂台:指湖北的官署。
  • 物候:指自然界的现象和季节变化。
  • 柏酒:用柏叶浸泡的酒,古代元旦时常饮。
  • 桃符:古代挂在门上的两块桃木板,上面画有神像或写有辟邪的文字,用以驱邪避灾。
  • 谩宜春:随意写上“宜春”二字,表示新年吉祥。
  • 九天阊阖:指皇宫的门,比喻皇帝的居所。
  • 中兴主:指能够使国家复兴的君主。
  • 簪裾:指官员的服饰,这里代指官员。
  • 下土臣:指地方上的官员。
  • 青铜:指镜子。
  • 齿发:指年龄。
  • 三朝:指连续的三个朝代。

翻译

在湖北的官署中,两次庆祝这个元旦,又见到了荆南地区的新气象。柏叶酒照亮了孩子们新的一岁,桃木符上随意写上“宜春”二字,随俗应景。皇宫的门内,有能够使国家复兴的君主,千里之外,地方上的官员们也佩戴着官服。懒得去照镜子,比较自己的年龄,因为亲身经历了三个朝代的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旦的喜庆氛围和作者对太平盛世的感慨。诗中通过柏酒、桃符等传统元素,展现了节日的习俗和气氛。同时,通过对“中兴主”和“下土臣”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复兴和地方安宁的期望。最后,作者以不计较个人年龄的态度,强调了对太平盛世的珍视和满足。

黄衷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 12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