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斋歌
人生快意苦不早,恰有高斋名得好。
翕辟长虚众妙门,碧阶春动元公草。
玄机不疾还自速,七十二候年年足。
邯郸道上枕边逢,到了功成黍先熟。
缓时终见鬼神情,世人未解徒相惊。
露花朝在夕照地,佳木排云阅代成。
汇如沧海泳九有,岂必奔流沙石走。
又如大旱望霖雨,渴壤徐滋甘沫透。
斋中有客手霹雳,驱江转岳无遗力。
高明直济佩韦风,张弦却笑安于棘。
古槐斋外黄沙路,数里逶迤接天去。
宫烟翠拂九关开,千骑火城看矩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翕辟:开合,变化。
- 元公草:指元公(周公)的草书。
- 七十二候:古代将一年分为七十二候,每候五天,用以指导农事。
- 黍先熟:黍子比其他作物先熟。
- 汇如沧海泳九有:比喻事物汇聚如海,涵盖九州。
- 渴壤徐滋甘沫透:干旱的土地慢慢被甘甜的露水渗透。
- 佩韦风:韦编三绝,比喻勤奋好学。
- 安于棘:安于困境,不急于求成。
- 宫烟翠拂九关开:宫中的烟雾像翠绿的轻纱拂过九重门,形容宫廷的繁华。
- 矩步:端正的步伐,形容仪态庄重。
翻译
人生中真正的快乐总是来得太晚,幸好有一间名为“高斋”的地方,名字取得恰到好处。这里空间开阔,变化无穷,春天的碧绿阶梯上长满了元公的草书。玄妙的道理看似缓慢却自然迅速,一年中的七十二个节气都按时到来。在邯郸的道上,枕边偶然相遇,等到功成名就时,黍子已经先熟。
在缓慢中,最终能见到鬼神的真面目,但世人往往不解,只能感到惊讶。露水花儿在朝霞和夕阳下闪耀,美好的树木高耸入云,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事物汇聚如大海,涵盖九州,不必像沙石那样奔流。又像大旱时渴望的甘霖,干旱的土地慢慢被甘甜的露水渗透。
斋中有客人手持霹雳,驱动江河山岳,力量无穷。高明的智慧直接与勤奋好学相辅相成,而张弦却笑那些急于求成的人。古槐树外是黄沙路,数里蜿蜒直达天际。宫中的烟雾像翠绿的轻纱拂过九重门,千骑火城中的仪仗队步伐端正,庄重。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高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快意和智慧的深刻理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翕辟长虚众妙门”、“露花朝在夕照地”等,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和谐统一。同时,通过对“缓时终见鬼神情”和“斋中有客手霹雳”的对比,强调了缓慢与迅速、智慧与勤奋的辩证关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