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坛斋宿
注释
- 紫垣(zǐ yuán):星座名。常借指皇宫。
- 蟠(pán):环绕,盘伏。
- 壬坎:方位,这里指风水好的地方。
- 岁功:一年的农业收获。
- 奄(yǎn):忽然,快速。
- 铚艾(zhì yì):收割,收获。
- 著雍(zhù yōng):十二支中戊的别称,用以纪年。
- 童童:众多貌。
- 尊俎(zūn zǔ):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常用为宴席的代称。
- 煜(yù):照耀。
- 昭融:光明。
- 昂颙(áng yóng):昂首,气概轩昂。
- 蜚蚃(fēi xiǎng):飞虫的鸣声。
- 右社而左宗:古代都城的布局,右边设祭祀土神的社稷坛,左边设祭祀祖宗的宗庙。
翻译
月亮初升照亮远方的树木,繁多的星星点缀在高空。 清洁的祭坛矗立在皇宫旁,周围的道路如同盘绕的青虹。 此地风水绝佳,树木秀美,扶持着杉松。 此时正是八月初,万物呈现出秋天的容貌。 长长的原野被寒碧之色锁住,干燥的树上新红明亮。 好的稻谷连绵于田野,坏掉的稂草枯萎成丛。 一年的收获快速到来,吉祥的日子临近戊年。 按时祭祀不敢落后,众多人士纷纷前来。 我这微小的官员受官府差遣,烦劳仆僮送行。 跟随着士大夫们身后,在宴席间应酬。 抬头仰望天空,神圣的光芒明亮融合。 骏马奔跑既庄重又肃穆,祭祀时是那样的高昂恭敬。 官员们准备的物品都有秩序,夜晚寂静没有风。 清亮的音乐从丝竹中发出,严格的号令从鼓钟中传来。 笾豆早早地摆放好,肉酱和腌菜按时供应。 长长的烟从芦苇炬中升起,画烛的光辉照亮雕笼。 彩色的旗帜中隐约有双凤,云车留下六龙的痕迹。 和谐融洽到深远之处,飞虫的鸣声传到苍穹。 从来都是真诚恭敬就能被信服,不在于仪式的丰富。 我听说古代的王都,右边是社稷坛,左边是宗庙。 宗庙是用来彰显祖先的品德,社稷坛是用来昭示神灵的功绩。 百姓离不开土地和粮食,生存养育从何而来。 所以从古至今,严格的祭祀没有尽头。 我们的侯爷向来勤奋治理,祭祀之事尤其恭敬。 神灵既然喜欢饮食,福佑就应该降临。 您看秋天的田野间,万物如同高大的城墙。 家家户户都会丰收,甜酒和醪糟各自准备迎接。 乡里之间推行礼让,监狱里长满了莓苔(表示无人犯罪)。 神灵的功绩不可忘记,侯爷的真诚得以相通。 我写这首诗来记录这盛大的事情,私下里效仿那康衢的儿童。
赏析
这首诗详细地描述了一次祭祀活动的场景,从自然景色的描绘到祭祀的各个环节,再到对祭祀意义的阐述,内容丰富,层次分明。 诗的开头通过对明月、繁星、清坛、周道等地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庄严、神秘的氛围。接着描述了秋天的景象,如稻谷丰收、稂草枯萎,以及祭祀的准备工作,包括人员的聚集、物品的准备等,展现出祭祀的隆重。 在祭祀过程中,诗人描绘了庄重肃穆的场面,如骏奔、对越等,体现了对神灵的敬畏。同时,诗人强调了真诚恭敬的重要性,认为不在于仪式的丰盛,而在于内心的虔诚。 诗中还提到了古代王都的布局,以及宗庙和社稷坛的意义,进一步阐述了祭祀的重要性和历史渊源。最后,诗人通过对秋天田野丰收、社会和谐的描写,表达了对神灵功绩的赞美和对侯爷的敬仰,同时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信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