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柳文裔扇
峥嵘碧琅玕,上有栖凤枝。
凤凰飞不还,山鸟空愁思。
春风开野棠,绿叶含华滋。
岂无好声音,缄口芳菲时。
谅无同心人,欲语先成悲。
佳人惜芳年,壮夫怀远期。
宁能阘两翅,扑簌蒿下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峥嵘(zhēng róng):形容高峻突出的样子。
- 琅玕(láng gān):像珠子一样的美石。
- 华滋:形容枝叶繁茂润泽。
- 缄(jiān)口:闭着嘴。
- 阘(tà):庸碌、卑微。
- 扑簌(pū sù):形容眼泪等纷纷落下的样子,这里指无意义地落下。
翻译
那高峻突出如美石般的竹子,上面有凤凰栖息过的树枝。 凤凰飞走不再回来,山中的鸟儿徒然地忧愁思念。 春风吹开了野生的棠花,绿叶饱含着繁茂润泽的生机。 难道没有动听的声音吗?只是在这芳菲之时闭着嘴罢了。 料想没有同心的人,想要说话却先成了悲伤。 佳人珍惜美好的年华,壮士怀有长远的期望。 怎能庸碌地垂下两只翅膀,无意义地落在蒿草下追求肥胖呢。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竹子、凤凰、山鸟、春风、野棠等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诗的前两句通过“峥嵘碧琅玕,上有栖凤枝”描绘了高大的竹子和曾经栖息过凤凰的树枝,暗示了美好的过去和现在的寂寞。“凤凰飞不还,山鸟空愁思”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离去的惋惜和无奈。
“春风开野棠,绿叶含华滋。岂无好声音,缄口芳菲时”,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但即便有美好的景象和声音,却无人欣赏,只能缄口不言,体现了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谅无同心人,欲语先成悲”进一步强调了没有知音的痛苦。
最后两句“佳人惜芳年,壮夫怀远期。宁能阘两翅,扑簌蒿下肥”,则表达了对珍惜时光、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不愿意庸碌无为地度过一生。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感悟。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顾清的其他作品
- 《 恒斋为体斋宗伯弟曰谦赋 》 —— [ 明 ] 顾清
- 《 往岁阻风江上尝登圌山望海门孙思和逸想楼甚近而未之到也诵守溪翁之作遐思渺然敬次其韵 》 —— [ 明 ] 顾清
- 《 五马行赠宋舜和之广信 》 —— [ 明 ] 顾清
- 《 昔司空表圣辞官后预营冢圹与宾客同游世传以为达予葬淑人迫于岁暮功虽未讫而规制定矣营度往还得绝句十二首目之曰生游棹歌非敢仰希先躅亦聊以寄兴云尔 》 —— [ 明 ] 顾清
- 《 冬至谒陵次三江送行韵 》 —— [ 明 ] 顾清
- 《 岁云晚矣园居独谣追始惟今斐然有述八章 》 —— [ 明 ] 顾清
- 《 送夏良惠 》 —— [ 明 ] 顾清
- 《 读魏武则天事用石楼太史韵 》 —— [ 明 ] 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