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赏芍药次韵二首

· 顾清
紫泥封后玉堂归,阁吏钩帘午漏稀。 花事直于今烂漫,赏心犹自惜芳菲。 官厨次第传宫酝,城日参差散锦帷。 不似维扬谶金紫,年来春色满黄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泥封:古人以泥封书信,泥上盖印。皇帝诏书则用紫泥。(紫:zǐ)
  • 玉堂:官署名。
  • 漏稀:指时间流逝,漏壶的水滴得慢。漏,古代计时器。
  • 花事:指花卉开花的情况。
  • 芳菲:花草芳香而艳丽。
  • 官厨:掌管宫廷膳食的机构。
  • 宫酝:宫廷所造的酒。
  • 城日:城中的阳光。
  • 参差: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 锦帷:锦制的帷帐。
  • 维扬:扬州的别称。
  • 谶(chèn):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 金紫:金印紫绶,借指高官显爵。
  • 黄扉:古代丞相、三公、给事中等高官办事的地方,以黄色涂门,故称。

翻译

用紫泥封好诏书后从玉堂归来,内阁的官吏掀开帘子,午间的漏壶水滴稀少。花卉开花的情况直到现在都十分灿烂繁盛,让人赏心悦目,内心仍然珍惜这花草的芳香艳丽。宫廷膳食机构依次送来宫中酿造的美酒,城中的阳光参差不齐地洒在散开的锦制帷帐上。不像扬州有获得高官显爵的预言,近年来春色布满了高官办事的地方。

赏析

这两首诗描绘了内阁中欣赏芍药的情景以及作者的一些感慨。诗中通过“紫泥封”“玉堂”“官厨”“宫酝”等词语,展现了宫廷的氛围和官场的情景。描写了芍药花的烂漫,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珍惜之情。同时,诗中通过与扬州的对比,暗示了对官场中追求高官显爵的一种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典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内阁中的景象和作者的内心感受。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