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倪郎中本端守南雄

· 顾清
越江才子南宫彦,二十年来又作州。 画戟去冲梅岭雪,青藜还梦玉堂秋。 邦人喜得文章守,蛮客应无匦篚忧。 心识晚成须远到,不胜离思绕沧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越江:指浙江(yuè jiāng)。
  • 才子:德才兼备的人,也泛指有文学才华的人。
  • 南宫彦:此处指倪郎中,用南宫指代礼部会试(明清时期在京城举行的由礼部主持的考试)。彦,指有才学的人。
  • 作州:担任州官。
  • 画戟(huà jǐ):古代兵器,常作为仪仗之用,这里指官员的仪仗。
  • 梅岭:山名。
  • 青藜:指夜读时照明的灯光。
  • 玉堂:指翰林院。
  • 邦人:百姓。
  • 文章守:指以文章出名且有治理才能的州守。
  • 蛮客:这里指南方的少数民族。
  • 匦篚(guǐ fěi):朝廷接受臣民投书的匣子(用来盛放奏章),这里指贡物。
  • 心识晚成:指倪郎中大器晚成。
  • 沧洲:滨水的地方,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翻译

浙江的才子倪郎中,二十年来再次担任州官。 他带着仪仗奔赴梅岭,那里的雪正纷纷扬扬,夜晚在灯光下还会梦到曾经在翰林院的时光。 当地百姓高兴能有这样一位以文章出名且善于治理的州守,南方的少数民族也不用担心要缴纳贡物了。 我深知他大器晚成,一定会有远大的前程,但我心中还是充满了离别的愁思,这离愁萦绕在那水边之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顾清为送倪郎中本端去守南雄而作。诗的首联介绍了倪郎中的才华以及他再次出任州官的经历。颔联通过“画戟去冲梅岭雪”描绘了倪郎中赴任的情景,“青藜还梦玉堂秋”则表现了他对过去在翰林院时光的怀念。颈联从百姓和少数民族的角度,写出了倪郎中作为州守将会带来的积极影响,体现了他的治理才能。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倪郎中远大前程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离别之愁。整首诗既赞扬了倪郎中的才华和能力,又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