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和赏菊联句至十月未已次韵奉谑且为芍药寻盟二首
间梅依竹几丛丛,曾伴渊明醉屋东。
秀质自然天力与,芳香不逐岁华穷。
琴尊胜会留清赏,旗鼓骚坛合顺风。
走遍凤城车马地,几人高兴与公同。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敬亭:可能是一个人名或地方名,具体含义需根据上下文判断。
- 联句:作诗方式之一,由两人或多人共同创作,每人一句或数句,联结成一篇。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谑(xuè):开玩笑。
- 屋东:东边的屋子,这里可以理解为居所的东边。
- 秀质:美好的资质。
- 天力与:上天赋予的力量。
- 岁华穷:岁月的尽头,可指一年的末尾或时光的消逝。
- 琴尊:琴和酒,代指文人的悠闲生活。
- 胜会:美好的聚会。
- 清赏:清雅的观赏。
- 骚坛:诗坛。
- 凤城:京都的美称。
翻译
在梅花和竹子之间,有几丛丛的菊花,它们曾经陪伴着陶渊明在屋子的东边沉醉。菊花美好的资质是自然天成的,其芳香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逝。在这场琴和酒的美好聚会中,留下了清雅的观赏,在诗坛上大家也如顺着风一般契合。走遍了京都的车马之地,又有几人的高兴能与您相同呢?
赏析
这首诗以敬亭赏菊联句为背景,通过描绘菊花的美好和与文人雅士的聚会,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和文化交流的赞美。诗中提到菊花曾伴渊明醉屋东,以陶渊明爱菊的典故,增添了文化底蕴和历史感。同时,诗中形容菊花的秀质自然天力与,芳香不逐岁华穷,突出了菊花的自然美和坚韧的品质。后半部分则着重描写了文人雅士们在琴尊胜会中的清赏和在骚坛上的契合,展现了一种高雅的文化氛围。最后一句走遍凤城车马地,几人高兴与公同,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时光和独特体验的珍惜,以及对与自己有共同感受的人的寻觅。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相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
顾清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住金塔寺十四首 》 —— [ 明 ] 释函可
- 《 泊金山寺二首十月将趋行在 》 —— [ 明 ] 王守仁
- 《 丙辰十月风日积煖浙间花卉俱开 》 —— [ 宋 ] 曾丰
- 《 初冬偶作 》 —— [ 唐 ] 皮日休
- 《 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两户幼累归玉山五首 其二 》 —— [ 宋 ] 赵蕃
- 《 初冬同诸子载酒白云洞五首 》 —— [ 明 ] 何吾驺
- 《 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头庵过三生藏穷深极峻遂登上封却下福严最爱廓然亭静憩久之乘兴入后洞置酒云庄榭徘徊方广阁山行崎岖不可以马虽笋舆傲兀小劳尚胜骑从之烦也既归山前之翌日复会于坚伯兄小阁同安赵涧看北山馀雪披云映日翠莹珑葱殆难模状因访季父庙令欢饮而罢集记所见成十五绝 其十二 》 —— [ 宋 ] 胡寅
- 《 大定三年十月祫享回銮采茨导引曲皆用应钟宫 》 —— [ 金 ] 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