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彝生日乡里诸公会于小园赋鹤亭芝瑞诗各次其韵奉谢其三
换骨灵苗待九蒸,重闻高咏报祥徵。
凡材岂有青冥想,仙掌虚烦玉露凝。
云谷放歌从此近,竹林调舞记吾曾。
画图莫著桃花并,恐误渔郎入武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彝:为人名。
- 九蒸:多次蒸煮。蒸(zhēng),一种烹饪方法,利用水蒸气使食物变熟。
- 祥徵:吉祥的征兆。徵(zhēng),证明,验证。
- 凡材:普通的材料,平凡的人。
- 青冥:形容高远,引申为仙境。冥(míng)。
- 仙掌:汉武帝为求仙,在建章宫神明台上造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后称承露金人为仙掌。
- 玉露:指秋露。
- 云谷:云雾缭绕的山谷。
- 放歌:尽情歌唱。
- 调舞:调整舞蹈动作,也可理解为尽情舞蹈。
- 武陵:地名,指桃花源。
翻译
经过多次蒸煮的灵苗等待着蜕变,又听到高雅的吟咏,这是吉祥的征兆。平凡之人哪会有进入仙境的幻想,只有那仙掌上徒然烦劳玉露凝聚。在云雾缭绕的山谷放歌从此变得更近,在竹林尽情舞蹈的情景我还记得。画图中不要画桃花与之并列,恐怕会误导渔夫进入那武陵的桃花源。
赏析
这首诗以灵苗的蜕变和高咏报祥徵开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吉祥的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凡材对仙境的向往只是幻想,而仙掌凝露也只是一种美好的传说。诗中提到在云谷放歌、竹林调舞的美好回忆,展现出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最后,诗人提到画图中不应将鹤与桃花并列,以防让人误解进入桃花源,这一表述富有想象力,也增添了诗歌的意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各种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