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紫云:紫色的云,多用来形容祥瑞的景象。 旌幢(jīng chuáng):旌旗。 绛节(jiàng jié):古代使者持作凭证的红色符节。 安期枣:传说中的仙果。
翻译
在那祥瑞的紫云深处,春光无限美好,成千上万只鸟一同飞翔,艳丽的身姿吸引人的目光。它们的身影映照得旌旗和红色的符节更加鲜明,而那传说中的安期枣颜色洁白如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和美好的场景。诗的首句通过“紫云深处”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祥瑞的氛围,暗示此地的非凡。“万羽齐飞艳掠人”生动地展现了鸟群飞翔的壮观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映得旌幢连绛节”,进一步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旌旗和符节的出现,或许暗示着某种神圣的仪式或场合。最后一句“安期枣色白如银”,引入了传说中的仙果,使整个画面更具奇幻色彩。整首诗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写,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独特的美感体验。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
释今无的其他作品
- 《 王淑莘文学以感遇诗一首见贻即步元韵奉和三章志赠 》 —— [ 明 ] 释今无
- 《 寄贺胡正庵明府晋云南邓川州牧 》 —— [ 明 ] 释今无
- 《 送吴百子归琼海 》 —— [ 明 ] 释今无
- 《 海幢基趾即予少年卖饼地也 》 —— [ 明 ] 释今无
- 《 送吼万维那慧均典客请佛舍利于栖贤 其一 》 —— [ 明 ] 释今无
- 《 春风 》 —— [ 明 ] 释今无
- 《 送依石老僧入丹霞并谢其赠端州石 》 —— [ 明 ] 释今无
- 《 寿张荆山总戎 》 —— [ 明 ] 释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