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承家
邃翁天下奇,之子亦超越。
琅玕映珊瑚,文采争焕发。
识君虽未几,一见眸已豁。
方期托芝兰,告别何仓卒。
江东名胜地,京口豪隽窟。
槐黄逼秋期,腹笥撑突兀。
三杯脱宝剑,百步挽明月。
穿杨何足奇,会见石羽没。
清江柳方绵,紫陌花未歇。
晴空正无云,万里见孤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邃翁(suì wēng):对明代大臣王鏊的尊称。
- 琅玕(láng gān):像珠子的美石。
- 珊瑚:由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聚结而成的东西,状如树枝,多为红色,也有白色或黑色的。
- 眸已豁:眼睛为之一亮。眸,眼睛。豁,开阔、明亮。
- 芝兰:芝和兰,都是香草,常用来比喻优秀子弟。
- 仓卒(cāng cù):匆忙,仓促。
- 江东:古地区名,长江在今芜湖、南京间作西南南、东北北流向,秦汉以后,习惯称自此以下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 名胜地:著名的优美的地方。
- 京口:古城名,在今江苏镇江市。
- 豪隽窟:豪杰聚集的地方。
- 槐黄:“槐花黄”之省,指举子忙于准备科举考试的季节。
- 腹笥(fù sì):肚子所装的书,比喻博学者的知识储备。笥,书箱。
- 突兀:这里指突出、出众。
翻译
王邃翁是世间少有的奇才,您杨承家也是出类拔萃之人。您的才华如美石映照珊瑚,文采竞相焕发。认识您虽然时间不长,但一见到您,我的眼睛就为之一亮。正期望能与您这样的优秀子弟结交,没想到告别却如此仓促。江东是著名的优美之地,京口是豪杰聚集的地方。科举考试之期临近,您的学识储备十分出众。喝了三杯酒便脱下宝剑,百步之内能挽住明月(形容身手不凡)。能够百步穿杨并不足为奇,终会看到石头如鸟羽般坠落(意思是真正的能力不仅在于表面的技艺,更在于内在的实力)。清澈的江岸上柳树正茂密柔软,京城的大路上花儿还未凋谢。晴朗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万里高空上能看见一只孤独的鹘鸟。
赏析
这首诗是顾清为送杨承家而作,诗中先是赞扬了杨承家的才华和优秀,表达了对他的欣赏。接着提到与杨承家相识时间虽短,但印象深刻,而此次分别又颇为仓促。诗中还描绘了江东和京口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特色,以及科举考试临近时的情景,突出了杨承家的学识渊博和不凡身手。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江边柳树、路上花朵、晴朗天空和孤鹘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开阔而略带孤独的意境,可能暗示着杨承家前行之路的某种情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又展现了对人生景象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