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阳羡:古县名,在今江苏宜兴南。这里借指美好的田园。(“羡”读音:xiàn)
- 负郭田:指近郊良田。
- 九嶷(yí)天:指桂林地区,九嶷山在湖南宁远,此处是借指桂林山水之域,形容其地之美。
- 桔槔(jié gāo):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
翻译
在阳羡难以求得近郊的良田,(你)决定搬家向西去到如仙境般的桂林。寒冷的江面上,孤帆在雨中前行,豪迈的气概将大漠的烽烟全部收敛。灌溉农田时桔槔独自转动,熟悉时令的文字方法值得流传。送你离去让我心中充满无限的牵挂,极目远望,那飞翔的大雁不知消失在何处天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释今无为郑野臣移居桂林而作。首联表达了郑野臣因在阳羡难以获得良田而决定西迁桂林的情况。颔联通过描绘寒江孤帆雨和壮气收大漠烟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开阔而豪迈的意境,可能暗示着郑野臣的胸怀和气概。颈联写的是桂林的农业生产和文化传承,灌水桔槔机独转描绘了当地的农耕生活,谙时文字法堪传则体现了对当地文化的肯定。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牵挂,以极目飞鸿何处边的景象,烘托出离别的情感。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既描绘了桂林的美好,也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
释今无的其他作品
- 《 甲寅春二月与蜜在慧均四藏自显超汉铁关洞开瓶出法敌不息漪文始十靖一挂云诸子从燕台南归取道泰安登岱岳所经胜槩矢口咏歌共得五言近体十二章以志一时上横冈 》 —— [ 明 ] 释今无
- 《 寄祝黎母兼送传人孝廉公车 》 —— [ 明 ] 释今无
- 《 宿郑元白楼却赠 》 —— [ 明 ] 释今无
- 《 鹧鸪声 》 —— [ 明 ] 释今无
- 《 螺浮甫出山即入惠阳承留别一律相订半旬度中秋于尹澜柱铨部园亭予维舟石龙以俟并次元韵 》 —— [ 明 ] 释今无
- 《 泊始兴城下 》 —— [ 明 ] 释今无
- 《 游玲珑岩始兴班明府赠予脚力 》 —— [ 明 ] 释今无
- 《 送轮洁融办二子归省霅川时在相江道中 》 —— [ 明 ] 释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