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横斜雪里映蓬门,独立微吟不是村。 月照高枝云有影,风吹香瓣地无痕。 更深寒剧人先瘦,群卉摧残此独尊。 最好莫从芳树觅,眼前红紫见犹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这里指简陋的房屋。(“蓬”,读音:péng)
  • 微吟:小声吟咏。
  • 寒剧:寒冷加剧。
  • 群卉:各种花卉。(“卉”,读音:huì)

翻译

在雪中梅花横斜地绽放,映衬着简陋的屋门。它独自挺立,轻声吟咏,并非是在乡村中随意生长的普通花朵。 月光照耀着高枝,云彩的影子倒映其中,微风吹拂着花瓣,地面上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夜色更深,寒意愈发浓烈,使人先感到消瘦,众多花卉都被摧残,只有这梅花独自尊贵地绽放。 最好不要从那些繁茂的树木中寻觅,而眼前这梅花,虽红紫相间,却依然存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雪中独立绽放的姿态和坚韧的品质。诗的前两句通过“横斜雪里映蓬门”和“独立微吟不是村”,表现出梅花的独特和不凡,它不与凡花同伍,在简陋环境中依然绽放出自己的美丽。“月照高枝云有影,风吹香瓣地无痕”这两句,通过对月光、云影、微风和花瓣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展现了梅花的优雅和纯洁。“更深寒剧人先瘦,群卉摧残此独尊”则强调了梅花在寒冷环境中的坚韧和不屈,它不畏严寒,独自盛开,与其他被摧残的花卉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句“最好莫从芳树觅,眼前红紫见犹存”,再次突出了梅花的独特性,告诉人们不要在其他繁茂的树木中寻找美好,而应该珍惜眼前这坚韧不拔的梅花。整首诗以梅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借梅花的品质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