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退庵明府汪汉翀水部招同杨司李莲峰黄都阃君甫李副戎禹门张茂才雏隐王孝廉震生及澹归探梅篁村

东郊寻得最高枝,车骑宾朋盛此时。 雪岭烟深迷玉蝶,海门涛壮入金卮。 寒香到地平川阔,霁色光回大壑移。 赏洽袁公阑我入,十年心事对幽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彭退庵明府:彭退庵,人名,“明府”是对县令的尊称。
  • 汪汉翀(chōng)水部:汪汉翀,人名,“水部”是古代工部下属的一个部门,这里可能是以官职代称此人。
  • 杨司李:姓杨的司理参军,司李为司理的别称,掌管狱讼的官员。
  • 黄都阃(kǔn):黄姓的都阃,都阃是古代统兵在外的将帅。
  • 君甫:一个人的字。
  • 李副戎:李姓的副戎,副戎是副将。
  • 禹门:可能是此人的表字或别号。
  • 张茂才:张姓的秀才,茂才即秀才。
  • 雏隐:可能是此人的表字或别号。
  • 王孝廉:王姓的孝廉,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
  • 震生:可能是此人的字。
  • 澹(dàn)归:人名。
  • 袁公:不确定具体所指,可能是一位姓袁的人物。

翻译

在东郊寻找到了最高的梅枝,此时车驾、宾客、朋友齐聚一堂。雪岭烟雾幽深,让玉蝶般的雪花迷失其中;海门波涛壮阔,仿佛融入了金杯之中。寒梅的香气飘散到地面,使得平原显得更加广阔;雨过天晴的亮色回归,让大山沟也为之移动。这次愉快的赏梅聚会,袁公邀请我参加,十年的心事在这清幽的时刻得到了回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众多友人一同赏梅的情景。诗的首联点明了赏梅的地点和热闹的氛围。颔联通过对雪岭烟雾和海门波涛的描写,烘托出宏大的背景,同时“迷玉蝶”和“入金卮”的表述富有想象力和美感。颈联进一步描写了寒香四溢和平川广阔的景象,以及霁色光回使大壑移动的奇妙感受,展现出大自然的魅力。尾联则提到了袁公的邀请,以及诗人在这一时刻对过往心事的感慨。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优美,将赏梅的情景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