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周量擢民部

地官晋擢佐贤劳,杳霭鹓鸿翼并高。 元凯度支关国计,茂先博物副民曹。 俸钱未可谋新甑,朝服依稀只旧袍。 独有花田莲叶社,月明虚听渡江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擢(zhuó):提拔,提升。
  • 杳霭(yǎo ǎi):云雾缥缈的样子,这里形容高远的样子。
  • 鹓(yuān)鸿:鹓雏和鸿雁,比喻贤才或高贵的人。
  • 元凯:指八元八凯,传说中古代的贤才,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
  • 度支:掌管财政收支的官职。
  • 国计:国家的经济。
  • 茂先:张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藏书家,知识渊博,这里用来比喻有广博知识的人。
  • 民曹:管理民事的官员。
  • 甑(zèng):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

翻译

程周量被提拔到民部任职。这是因为他辅佐政务的贤能与辛劳,他如鹓鸿般高远,翅膀并列高飞。他有着如同元凯般管理财政、关系国家经济的才能,也有着如茂先般广博的知识,可以胜任民曹之职。他的俸禄尚不足以购置新的甑器,上朝的服饰也依稀还是旧日的长袍。只有那花田莲叶社,在月明之夜,徒然听着渡江的小船声。

赏析

这首诗是对程周量被提拔为民部官员的祝贺与描述。诗的前两句赞扬了程周量的才能和他得到晋升的荣耀,以鹓鸿为喻,表现其高远的志向和不凡的能力。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元凯和茂先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程周量在财政和民事管理方面的才能。然而,诗的后两句却笔锋一转,提到他的俸禄微薄,朝服陈旧,暗示了他的清廉和朴素。最后一句以景结情,通过花田莲叶社的宁静和渡江舠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也可能暗示了程周量在新的职位上将会面临的挑战和责任。整首诗既有对程周量的赞美,也有对他未来的期许,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官场和人生的一些思考。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