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采臣粮宪九日书怀

秋江云物向人佳,转觉空濛动素怀。 九陌行尘驱铁马,三山仙路隔芒鞋。 鲈莼不用催归桨,蒟酱聊同赋水涯。 海上青骡原健足,肯教身世叹秦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陌:泛指都城大道和繁华闹巿。陌(mò)。
  • 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这里指骑马路过繁华的街道。
  • 三山: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即蓬莱、方丈、瀛洲。这里代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芒鞋:用芒茎外皮编织成的鞋,泛指草鞋。这里指通往仙路时所穿的鞋子,意为追求出世、超脱的道路。
  • 鲈莼(lú chún):鲈鱼与莼菜。
  • 蒟酱(jǔ jiàng):一种用胡椒科植物制成的酱,产于蜀中,是古代西南地区的特产。
  • 青骡:传说中的神骡,可日行千里。

翻译

秋江之上的云雾景色对人来说甚是美好,反而让人觉得这空濛之景触动了心中本有的纯净情怀。 繁华都城的大道上,行人们如尘般匆忙,骑着铁马前行;而通往神仙所居的三山之路,却隔着我这简陋的草鞋。 鲈鱼和莼菜不用催促归乡的船桨,就着蒟酱姑且一同在水边吟咏赋诗。 海上的青骡原本就是健步如飞的,怎肯让我因为身世而在秦淮之地叹息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和对比尘世与仙路,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开头描绘秋江云物的美好,触动了诗人的素怀,为全诗奠定了一种空灵的基调。接着,诗人提到都城大道上的繁忙与通往仙路的遥远,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尘世的纷扰与出世的向往。鲈莼和蒟酱的描写,则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美味的思念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最后,以海上青骡的健足象征着对自由和超脱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不愿因身世而叹息的积极态度。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含蓄,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尘世生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美的享受。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