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瀹(yuè)笋:煮笋。
- 肱(gōng):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
翻译
我已经扔掉了竹杖,不再需要它来搀扶,那草鞋的线断了,脚底也磨破了。在此刻煮笋的兴致能够增添一些乐趣,而寻找花朵的人却白白耗费了功夫。昨晚从月窟中醒来如同梦境一般,今日在这荒原上,梦境也苏醒了。我喜爱那江边绿色的矮莎草,弯曲着胳膊,我暂且放任真实的自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花田小憩时的情景和感受。诗中通过“已抛竹杖”“线断芒鞋”表现出诗人旅途的艰辛,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沮丧,反而从“瀹笋”中找到了乐趣,同时对“寻花人自费工夫”有所感悟。“昨宵月窟醒如梦,今日荒原梦亦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如梦的思索。最后,诗人喜爱江边的绿莎草,以“曲肱吾且任真吾”表达了他对自在真实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既有对生活的感慨,又有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
释今无的其他作品
- 《 与诸子登飞来寺至半山怯风而返 》 —— [ 明 ] 释今无
- 《 癸丑夏日承方邵村侍御同诸公见访鹾司向公有入社之兴阻以公政遥赠三律琬琰风致群公步而和之时水部汪汉老同王震生诸公亦棹扁舟而来半江遇风亦不果聚 》 —— [ 明 ] 释今无
- 《 甲寅春二月与蜜在慧均四藏自显超汉铁关洞开瓶出法敌不息漪文始十靖一挂云诸子从燕台南归取道泰安登岱岳所经胜槩矢口咏歌共得五言近体十二章以志一时上横冈 》 —— [ 明 ] 释今无
- 《 汪汉翀水部晚年举子赋此志赠 》 —— [ 明 ] 释今无
- 《 沈醝使石友过访 》 —— [ 明 ] 释今无
- 《 王淑莘文学以感遇诗一首见贻即步元韵奉和三章志赠 》 —— [ 明 ] 释今无
- 《 寿旋庵都寺六十 》 —— [ 明 ] 释今无
- 《 咏面壁初祖 》 —— [ 明 ] 释今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