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城头遮日日偏寒,一尺蒲团万顷宽。
僧入定时忘宠辱,客来云际见芝兰。
秋荷香老堪为纫,翠柏苗枯可当飧。
拟作一篇招隐赋,武陵无路觅溪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粮宪:对漕运官员的尊称。
- 令君:对县令的尊称。
- 蒲团(pú tuán):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坐具。
- 纫(rèn):指制作绳索,这里引申为编织、制作。
- 飧(sūn):晚饭,这里泛指食物。
翻译
城头的阳光被遮住,天气依旧有些寒冷,坐在一尺大小的蒲团上,却感觉心像万顷天地那般宽广。 僧人进入禅定之时忘却了荣辱,客人来到云边看到了美好的芝兰。 秋荷虽然香气渐老,但仍可用来编织,翠绿的柏树苗枯萎了,却可当作食物。 我想要写一篇招隐的赋文,可就像在武陵找不到去桃花源的路一样,寻觅溪流也很困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众人出游的情景,通过对环境、人物以及内心感受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城头的寒日、云际的芝兰,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如僧人的忘宠辱。同时,诗中还表达了作者想要寻求一种隐逸生活的愿望,但又感到这种愿望实现的艰难。整首诗意境幽深,用词精准,将作者的情感与周围的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