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堂

一法何曾到碧岑,高堂长敞旧名林。 庑下尽归龙象位,棒头谁会祖师心。 香云隐隐非烟上,幢影垂垂拂石荫。 冠冕人天应自昔,丹霞重见柏庭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碧岑(bì cén):青山。
  • (wǔ):堂下周围的走廊、廊屋。
  • 龙象位:佛教语。指修行很有成就的人所处的地位。这里泛指佛门弟子。
  • 棒头:指禅杖,这里借指禅宗的教法。
  • 祖师心:指祖师的心意,即禅宗的要旨。
  • 香云:芳香的云,这里指香烟。
  • 幢影(chuáng yǐng):佛教的经幢的影子。经幢:刻有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石柱子,柱身多为六角形或圆形。
  • 冠冕(guān miǎn):古代帝王、官员的帽子,这里借指尊贵的地位。

翻译

一种佛法何曾到达这青山之上,高大的法堂长久敞开,保留着昔日这片树林的旧名。 廊下尽是修行有成的佛门弟子的位置,禅杖之下谁能领会祖师的心意。 香烟袅袅并非烟雾升腾,经幢的影子长长地垂落在石头的荫蔽处。 从往昔开始,这里就是人天尊贵之地,如今又见到丹霞映照,柏树庭院一片茂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法堂的景象以及其所蕴含的佛教意义。首联点明法堂所在的位置,虽佛法未及青山,但法堂之名依旧。颔联写庑下的佛门弟子以及领悟祖师心意的不易,体现了佛教修行的深邃。颈联通过描写香云和幢影,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尾联强调法堂的尊贵地位以及如今的繁荣景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法堂的描写,表达了对佛教的敬仰和对修行的思考。